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韓連山:施政報告亂搞教育

二○○九年十月十四日出籠的特首施政報告令港人失望,是意料中事。曾特首由去年的「不護老、不扶幼」態度,惡化至本年度的「虛談政制、不理貧苦、亂搞教育」的地步,確實令人痛心疾首。
3 `9 L$ W& g* H& t& S1 [tvb now,tvbnow,bttvb
" L/ x) _  T% s! E公仔箱論壇談普選,曾蔭權虛晃幾招,只重複簡述已有時間表,詳細的路線圖欠奉,參選門檻避談,還要厚顏無恥地把拖延普選的罪咎卸給泛民派,一副奴才嘴臉,難怪深得主子歡心。 2 {  L* w+ Y! n: ~3 N! q

* P& c0 h( r0 y: a" x; b5 W. G公仔箱論壇
2 ]) ~. f4 t% i! e公仔箱論壇強銷驗毒製造矛盾
8 L8 c) }5 v6 w& w. Jtvb now,tvbnow,bttvb說扶貧,管他百多萬市民活於貧窮線下,管他失業率升降、工資低或高、工時長或短,曾特首只侃侃而談六大產業、長遠投資云云,市民的「優質生活」惟有靠那幾個慳電膽來點亮吧?公仔箱論壇4 w/ G4 T. B, E' T3 e) Z5 Y
施政報告提及教育的部份更令人啼笑皆非。「四幅全新土地,已分配給四個辦學團體興建國際學校」、「容許內地學生來港修讀學位或以上程度的非本地課程」、「鼓勵本地高等院校在亞洲各地多作交流及推廣」、「增加非本地學生人數會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國際化的校園環境,令他們的視野更為廣闊」這幾項建議,受惠的是非本地和少數有幸入讀國際學校或大學的本地生,佔全港學生人口不足二成。兩幅位於何文田和黃竹坑的土地,建議用來興建自資高等院校,預計可提供約四千個學額,絕大部份的本地生無緣受惠。特首大談「多元化、國際化和專業化」發展,只顧精英教育,卻忘掉了百萬多學子在教育改革的苦海中浮浮沉沉,最終淪為雙失青年,在被遺忘的角落裏沉淪。
, P( `$ x2 a/ m/ |5 }最虛偽的是特首也談「青少年迷失方向」、「社會流動機會亦趨於制度化」、「在正規教育或公開考試遇到挫折的一群,更加感到無奈和鬱悶」云云。在空談「關懷、愛護、支持我們的青少年」、深表同情之餘,卻只把焦點放在「驗毒計劃」上,不理外國的失敗教訓、漠視私隱專員的忠告、律師們的提醒、青年人的抗議,一意孤行要推出這場政治秀,到頭來是浪費公帑,不但不能協助年輕人,還破壞兩代的互信,製造更多社會矛盾。 & E4 `5 [$ G/ H
tvb now,tvbnow,bttvb- {6 k# S8 }0 v, T+ b# b. `
特首自己須再教育
" M, j, ^2 U% Z6 V5 Z6 M特首也知「家庭是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核心」,卻沒有提供足夠的家庭支援;特首說「身處數碼年代,青少年使用互聯網和電子工具學習越趨普遍」,亦答允「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更方便合宜的互聯網學習機會」,卻未能說出具體方案,數十萬個貧窮家庭子弟望眼欲穿,何時可以在家上網?特首也提及「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卻沒有做一個好榜樣,做一個有誠信肯承擔的人。
2 V0 V  r! w5 @$ g$ ?' y( W% g1 Z公仔箱論壇這份施政報告,對教育界種種問題,全搔不着癢處。新高中的混亂、教學語言的爭議、學券制的異化、融合教育的困境、教師專業地位的擾攘等重要議題,都不見提及,益發凸顯特首這方面的無知無能。看來,特首不但要重學英文文法,也要再教育自己有關教育的議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