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兩斗米的要求過分嗎?

政府扶貧專責小組最近公布本港零八年度最新的貧窮指標,報告中的數據幾乎全面唱好,不過,由於未能全面反映金融海嘯對經濟及就業市場造成的負面影響,唱好的數據肯定不能作準。但當中一些數據,在經濟環境向好的情況下,仍然未有改善,值得政府多加思考。1 A4 g( _, w  U* T" }) ^/ z1 Y
: S  y9 n/ n2 A9 q# P; r5 K& Z
        經濟好轉,失業情況及打工仔收入理應大幅改善,報告內容顯示,每月家庭入息中位數整體情況,確是有所上升,可惜並非真正人人受惠。好像灣仔區家庭入息中位數由25,000元大增至30,000元(+20%),相比深水埗區,只由13,100升至13,700,收入只增加了600元(+4.58%),便充分說明經濟好轉,只是令富者愈富,基層市民的收入只是輕微調整,但實質生活卻根本未有改善,而如此情況,皆由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反映出來──由07年初至今,除了因電費獲政府補貼外,其餘各項指數如衣履、食品、住屋及交通都逐個月有所遞增,低下階層收入雖有輕微改善,但此消彼長下,實際收入不增反減,貧富懸殊差距日趨嚴重。
0 t4 e; C3 ]4 N( p! m9 ^8 G5.39.217.76
5 u% ^/ I* m, _0 J: [0 D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據聯合國的最新數字顯示,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本港在全球排第八十二,情況比很多發展中國家,如越南或埃及等,更加不濟,更遑論與其他已發展的國家相比。很明顯,本港無論稅制或推行的政策,都只傾斜向大財團、大地產商以及高收入人士,而政府略對基層給予一點「人道」援助,已視為「施捨」一般。另外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是十五至二十四歲的待學待業青少年,亦即雙待青少年,人數由06年21,700人,增加至零八年22,500人。至於最新一季失業數字更顯示,十五至十九歲青少年失業率,創下四年新高,達28.7%,較去年金融海嘯爆發前上升十個百分點,實在令人憂慮。可見經濟復甦,卻未有惠及低下階層及青少年。令人遺憾的是,政府眼看股市上揚、樓市造好,已暗示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並不會「派糖」,這完全是漠視基層需要。
0 M. k; l0 P, x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i, U- f, q) `  i( g$ d& |7 R5.39.217.76        今個月與行政長官曾蔭權會面,感到政府現時奉行政策宗旨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問題才解決。像青少年吸毒問題,根本已存在多年,只是政府不肯增撥資源解決問題,到有「大鑊嘢」才「急就章」,那只會是飲鴆止渴,適得其反。基層根本亦感受不到經濟好轉,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政府有必要痛定思痛,強政厲治,推出滅貧措施,如加快落實最低工資保障、增加青少年就業支援,以及將交通費支援計劃擴展至全港,協助低收入人士脫貧。《論語》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貧富過分懸殊,隨時是社會的計時炸彈,但我不期望政府「派糖」,又或要分享一眾富豪的財產,我們只是要求政府能提供基層實實在在的「兩斗米」,而這亦只是他們所應享的基本權利。
7 S# y8 `: \9 Y0 N2 ]公仔箱論壇
* X9 z. S; u% {% E- m. a. R5 T% Qtvb now,tvbnow,bttvb‧立法會議員張國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