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法避免認同危機,更遑論馬來西亞?我們只能努力地朝現代化邁進;為此,民主、權利、政教分離、議會政治、高水平教育、高度工業化,都是無法否認只能繼續追求的目標。至於認同問題,無須上升到社會組織及制度層面,進而破壞所要追求的現代化目標。否則,傳統就變成一種夢魘,既已回不來,卻猶如幽靈般纏繞心頭,揮之不去之餘,又害得我們舉步難進。
0 k" m& @+ @; n9 |0 ~,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1 Y9 z( t# S {9 x; `2 a! W3 S公仔箱論壇對馬來西亞來說,認同危機就像與生俱來的身體般,那麼自然地隨附在內心意識之中;對於生活在「大一統」境況的中國人來說,應該不會有什麼認同危機才是。但據個人觀察,部分中國知識份子的論說觀點,也表現出一種追尋身份認同的焦慮。我想嘗試分析,或許可以由此反觀出在全球化及後殖民時代,凡是生活在非西方的發展中國家都有同樣的焦慮。公仔箱論壇! v) |8 P* G7 J) D. s7 ^
近年來,中國吹起了一股「國學熱」。大部分人的共識是,這是因為中國經過三十年的共產革命統治下,許多傳統文化都在馬列主義及毛澤東思想的宰制下被批判,以至於退出了中國人的觀念意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3 g2 @# v4 B) a' {1 N
改革開放後,隨著過去社會主義意識型態逐漸被視為如彼世天堂般地不可求,遂轉而回去擁抱傳統文化,好填充自己內心因失去共產信仰的空虛。
! }- P* {, ]/ |" s- n. _8 D* Xtvb now,tvbnow,bttvb這種解釋,我認為屬於「信仰危機」。我所看到的是,「國學熱」延燒到社會組織及政治制度的議題上,因此變成了一種「認同危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V2 K3 _1 B
以普世價值形塑國家出路
0 n7 h$ N" P' G/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近來,某些中國學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意識:西方所宣稱的普世價值並不是「普世」的,任何國家文明都有其特殊的國情及經驗,根據自身特殊的情況,每個國家及文明都應該找尋屬於自身的道路,不能照搬西方普世價值及思想。這種問題意識,應該沒什麼好指謫的,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常識。
# B6 V K2 V) `* W3 t7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奇怪的是,一些對傳統文化抱持極大信心的學者,根據這項問題意識,來思考中國未來政治社會道路時所提出的方案,讓我懷疑其所要「找尋屬於自身的道路」,或許不是以經驗觀察的方式實實在在地求索,而是以投射認同的方式天真浪漫地找尋。" L$ V$ X; B9 ^- ]; s: b; {
他們的邏輯辯證方式的特徵是,首先指出西方價值制度的缺失,然後提出儒家思想或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對此缺失作出補救,以此證明傳統思想的優越性。在我看來,將西方與傳統對立起來,然後從西方的反面來證明傳統的優越性,其實是極為粗糙的邏輯辯證方法。- E. d/ [0 D$ Y6 X; v
打個比方,有杯飲料是「甜」的,其反面當然就是「不甜」,如果有人覺得它太甜了,自然而然想到的方法就是多加點水,但仍然會使這杯飲料「還是甜」的。請問,會有人認為它太甜,而非要加上許多調味料讓它變得「不是甜」嗎?
! T; `8 R& O$ v若有這種意見,相信我們都會奉勸對方,「既然你不愛喝甜的,那一開始就別點甜的飲料上桌嘛!」tvb now,tvbnow,bttvb& Y n/ t; V& c: T4 O) V7 `* _
以下讓我們根據「甜變不甜」的論證方式,以「儒家憲政」說為例論之。
. S! G; t: X7 A2 E$ E)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儒家憲政」論認為西方民主主義及制度有走向民粹的問題,對此儒家傳統的菁英政治可以進行補救,由此提出借鑑古代科舉及察舉的制度,設立以考試選拔產生議員的議院,來補救不免愚昧的民眾政治。其實,任何有腦袋的人都會知道民主有走向愚昧民眾政治的問題,解決方法當然就是強調菁英政治,如此簡單的邏輯推論,就算不懂儒家思想,也能想得出來。
/ N: e s% Q,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4 V& |" u3 y" s&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0 `( ^$ i* u) _
7 G A+ y6 g! d3 A4 U9 @# [, x公仔箱論壇儒學與憲政主義有何關係?
* o- l4 I) d+ P* @$ X早在幾百年前許多西方思想家已提出,要建立穩固運行的文官制度,以及提高民眾的教育水平,始能補救民主政治的問題。我們可以想像,若真有這樣的制度,一個法案需要選舉出來的議院,與經過考試產生的議院共同通過才有效,按照「儒家憲政」的想法,由此就能確保法案既符合民意又可以符合理性思考。公仔箱論壇. ]; I0 U+ L7 i, t
那麼,我想舉出一種情況,如果一項法案在選舉議院通過,卻未在考試議院通過,是否意味它不被通過是應該的,因為它只符合民意,而不符合理性思考呢?反過來說,如果項法案被考試議院通過,但被選舉議院阻擋,是否就表示這法案只符合理性思考,並不符合民意呢?公仔箱論壇, P4 j4 ^6 w# |7 A/ z. y+ O
其實只要議院在提出法案前,徵詢專家學者的意見,經過嚴謹的民意調查,還有公開辯論,就能確保法案是既符合民意又符合理性思考了。由此可見,特地設立以考試產生議員的議院,簡直多此一舉,以非由民意產生的機關來否決民意,根本破壞了民主的原則。
; R8 |. A$ N, X7 h這就是我所謂的要把「甜變不甜」的邏輯推論方式。同樣的,我們可以沿用同樣的回應:「既然你不喜歡民主,那就別提出建立民主政治的主張,然後又提出一種制度來違反民主原則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P% ]" k5 T( N0 t
這樣的「規勸」對那些中國學者來說,肯定是極為刺耳。他們必定不會承認在否定民主,相反地,一直期待中國變得民主,但又希望能同時避免重蹈民主的種種問題,才孜孜於援引儒家傳統來改良民主政治。" v% L" i O6 i0 ?* o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人都不免要向西方看齊,至於如何看齊便成為了一個關鍵,當然不能全盤照搬西方,已是不言而喻。正因為不能全盤照搬,在援引自身傳統時,反而破壞了所欲學習的西方制度價值等原則,顯然又是不智的。這其中隱含著一種認同危機:要學習西方,又得避免重蹈西方覆轍;為了保持自身特色,不免要將西方與自身的傳統對立起來。6 n# i+ X: g6 u: `/ e
惟須注意的是,西方不止是西方,而且還代表現代化,這才是我們非得要學習西方的理由。+ \7 [1 R% j e3 E; u
還是以飲料的例子來說明吧。公仔箱論壇) e( d" Q! ]: }; \6 v
傳統之於我們,就像是一杯自有其特殊味道的飲料,而西方的味道,也就是現代的味道,姑且說是「甜味」吧!因此學習西方及現代化,無論如何,總是要把我們特殊的味道變成「甜」的。我們所能做的,是如何讓這杯飲料「甜得更好喝」,而非「不甜不咸不倫不類」。故此,我們必須確認那份「甜味」是什麼,也就是確認所謂「現代」意指為何。
0 N! L% i6 \" ~9 } G5.39.217.76激化認同:斲害現代化追求
$ t: ~ I, ]+ x* j+ G對於中國這個大一統的國家來說,也無法避免出現的認同危機,更遑論馬來西亞這個多元民族國家?但我們所要做的,只能努力地朝著現代化邁進;對此,民主、權利、政教分離、議會政治、高水平教育、高度工業化,都是無法否認只能繼續追求的目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 s6 W' k/ ~
至於認同問題,可千萬別上升到社會組織及制度層面,進而破壞所要追求的現代化目標。否則,傳統就變成一種夢魘,既已經回不來,卻猶如幽靈般纏繞心頭,揮之不去之餘,又害得我們舉步難進。
, w+ k; [$ b1 ]9 M' utvb now,tvbnow,bttvb說到這裡,讓我想起十幾年前由李光耀提出,繼而馬哈迪唱和的「亞洲價值」。兩人當時琴瑟和鳴,強調亞洲有其不同於西方的價值觀,不容西方打著民主自由的旗幟對亞洲指指點點,宣稱要建立具有傳統主體性的現代政治。; m. ]4 t3 B) m) g5 R
現在看來,所謂「傳統主體性」在哪裡?「現代政治」安在?真是耐人尋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