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曝光的名單中,一共有兩家乳品企業生產的產品有致癌的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新聞媒體還是公眾輿論,在談及此話題時,都把主要的矛頭指向了知名的蒙牛品牌,至于另一家乳品生產企業叫什麼名字,恐怕都沒有多少人注意。這樣的情形或許是蒙牛所委屈的,誠然在有害物質超標方面,蒙牛比另一家企業超標得更多,但其實性質都差不多,總不至于在具體報道和議論時,只把蒙牛單獨給拎出來說事吧?似乎,牛奶致癌只是蒙牛一家的事情。
$ K- `4 W3 |3 J1 I) F, |4 Z 媒體報道和公眾輿論選擇性注意的原因到底何在?其中之一是公眾內心對于品牌的期待。
9 @5 ]' a. w+ i 何為品牌?在市場經濟中,品牌通常指的是均質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所謂均質最好,指的是平均質量最好,當你購買了品牌時,基本可以確定所購買的產品和服務是信得過的。而非品牌呢?盡管可能是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的,但一不留神就可能攤上了次品或劣質服務。因此,品牌的最大價值其實就是質量,就是誠信,那種每一件產品和每一次服務都名副其實的誠信。tvb now,tvbnow,bttvb$ s/ P' {' s: m0 r- S- S" {
這就是人們對于品牌的定位和期待。所以,在消費時,人們會傾向于消費品牌。在排除了一些人的炫耀性消費以外,更多消費品牌的人其實是想獲得一份安心。具體到牛奶產品的選擇上也是這樣,當蒙牛與另外一家不太知名企業生產的產品共同擺在人們面前時,人們通常會選擇蒙牛的產品,哪怕從價格上看,蒙牛的價格可能更高一些。所以,當蒙牛同另外一家不那麼知名的企業爆出致癌醜聞時,人們首先關注和關心就是蒙牛的質量問題。這種選擇性的注意源于對品牌的期待,源于品牌表現不符所帶來的震驚和失望。tvb now,tvbnow,bttvb; a1 L8 d) `* }" Y- b0 E
如果說得更深入一些,人們對品牌的失望,其實是對社會誠信的失望。市場經濟原本應該是誠信經濟,在誠信的影響下和作用下,才產生了所謂的品牌。從某種意義上說,品牌就是誠信的最顯著和最具體的標簽,但遺憾的是,目前我們的品牌似乎出了問題,能給我們足夠的信任品牌有多少?這種品牌的倒塌看似是一家、幾家企業的道德缺失,但如果放在更大的社會背景下去看,其實是一種誠信的缺失。這無疑是值得警惕的。(乾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