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紅眼”嗎

(郎鹹平在成都演講)

    3個多月前,郎鹹平在成都的一次演講,據媒體報道其出場費高達6位數,而此次來蓉演講,主辦方透露,郎鹹平近2小時演講收入18萬。除此之外,應郎鹹平要求,訂的是酒店總統套房,不過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郎鹹平的正式回應。(11月27日《華西都市報》)# N% ^# }/ _) K* }- H
    媒體制作了《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據稱主動要總統套房》標題傳播消息,不知其意欲何為,但稍具基本智商者恐怕都不難從中嗅出“紅眼”意味。不禁要問,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值得“紅眼”嗎?
, l( P, E* R1 C0 y) H8 @, L: Ztvb now,tvbnow,bttvb    郎鹹平何許人也?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世界著名經濟學家也。作為世界級的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他主要致力于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研究,成就斐然。2004年,郎鹹平用最為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痛陳國企改革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弊病,質疑某些企業侵吞國資,並指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國退民進”式的國企產權改革已步入誤區,引發巨大影響,被譽為“郎旋風”。2010年他與戴旭、于建嶸、時寒冰、郭亦平、易憲容等被30多萬網民自發推舉、票選為“中國網際網路九大風雲人物”之一。時下,同樣是名星級公眾人物,娛樂圈名星出場費節節看漲,動輒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經濟學名星為什麼不行?前者只靠造物給的一副啜子臉蛋和三圍,後者卻須數十年甚至終身修煉;前者頂多只給受眾片刻感官刺激和精神愉悅,後者卻為業界公眾開出了經世濟用的良方。2小時進賬18萬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至于據稱主動要求總統套房更不是問題,娛樂名星能住,知識名星為什麼不能住?/ R. I9 S# @3 L4 y) H4 V
    與演講2小時拿不到18萬的經濟學家相比,郎鹹平之所以2小時演講值18萬,是因為他的演講與眾不同。從演講及博客專著來觀察,郎鹹平的獨特魅力不僅在于能用開闊的視角、獨到的分析闡述各種經濟問題,且能像曼昆一樣用公眾聽得懂的語言解釋經濟現象,不像一些經濟學家從概念到概念,乃至抽象到曲高和寡讓公眾不知所雲。且,與那些“人形八哥”的禦用經濟學家和“陰溝裏的鵝子,顧嘴不顧身”被利益集團豢養的代言經濟學家相比,他能堅守公共知識分子的良知,始終本能地站在中下層人民一邊,為民代言,披露現實,大膽建言,在反腐敗、中國經濟、房地產、中國教育、大學生就業等社會熱點問題上,都有全面深刻的解讀和切合實際的建議。, S4 R8 H6 w9 ^* K' Y% K& ^
    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到底貴不貴?主辦方和受眾最有發言權。耐人尋味的是,26日下午郎鹹平現身成都沙灣會展中心一酒店,分析宏觀經濟、資本市場走勢和企業對策。而所謂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乃是發生于3個多月前成都的一次演講。3個月故地重講兩次本身說明了什麼?說明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講有所值,不貴!退一步講,即便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貴了,也是“周輸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想必相關合同上白紙黑字定寫得清清楚楚,有人“紅眼”也是白“紅眼”,瞪眼也是白瞪眼。0 V0 b3 I2 {2 d+ O$ R4 t
    其實,郎鹹平演講的看點根本不在一次演講進帳了多少錢,而是到底是不是物有所值聽有所獲。是故,抓住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炒作顯然是找錯了賣點,注定吸引不了公眾眼球。
  u- Q" [& p8 b    記得一位財經媒體人士曾如是評價:郎鹹平是經濟學家中最適合上電視的,也是節目主播中最會做學問的。二者的結合造就了郎鹹平的商業成功。作為最受歡迎的經濟學家之一,郎鹹平的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在講座之前他總會先要求記者們把所有的錄像設備全部關閉,原因是“我要靠這個賺錢的”,他也從不曾否認“我的出場費是6位數。”因此,我們應當為郎鹹平演講2小時進賬18萬背後的知識升值回歸信號慶幸,而不是衝人家手裏的18萬“紅眼”。(陳慶貴)

郎鹹平2小時掙18萬的可怕之處

      11月26日,郎鹹平在成都1個酒店舉行演講。主辦方稱郎鹹平近2小時的演講收入為18萬元和要求訂酒店總統套房,並表示舉辦該場演講共花費30余萬元。(《華西都市報》11月27日)
  \3 }, W6 S, H8 j+ i  看了一下新聞,郎鹹平講的依然是中國的制造業危機,至于內容,和他10月22日在沈陽的演講並無多大區別。要學習、要了解,其實網上早就有了電子版,何必做這個“傻大帽”呢。于此,我終于理解了郎鹹平慣用的“N個不準”的開場白,“不準採訪!不準錄音!不準攝像!不準速記!不準把演講的內容發到微博上去……”除了制造一點神秘感之外,還是為了重復演講多掙點外快罷了。
" J+ B; U( G" K  2小時,18萬,真讓人艷羨。羨慕歸羨慕,支持還是要支持的。經濟學家暴漲的出場費,在市場經濟下,只要合法,不僅不需要擔心,而且還應該鼓勵,它至少證明了知識的價值,可以有力打擊一下讀書無用論,同時,它也或多或少還起到了經濟學常識的普及作用。但為什麼郎鹹平到處重復演講,還有那麼多主辦方、聽眾願意花大價錢去聽?這就值得我們思考了一下了。 ) R* c' |4 z: n9 T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環境裏,最經世致用的是經濟學,最不靠譜的,估計也是經濟學。“一百個經濟學家就有一百零一種不同意見”,“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如果你只聽一個經濟學家的觀點,抓好機遇就和摸彩票差不多,如果你聽很多經濟學家的觀點,清楚的也會變糊涂,確信的也會被質疑,只會越來越不相信自己。正因為如此,國外的經濟學家就沒有中國的經濟學家命好,他們往往只能拿到和勞動付出大致等價的報酬,要想獲得天價出場費,難度非常大。
* }$ Y8 q1 w" F*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創新的速度遠遠要落後于傳播的速度,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經濟學家的觀點,是很難保密的。除了經濟學家自己的文字,經濟學家最新的學術思想、演講內容,在報刊、雜志上,特別是網絡上,找到並不是很難。理性地說,要了解一個經濟學家的觀點,閱讀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花大筆費用去聽他的演講。當然,如果不是把經濟學家當作知識的代言人,而是當作明星,那又可以另當別論。
! h8 t1 _' x: i0 V/ v5 ^. W+ ~tvb now,tvbnow,bttvb  這是一個浮躁的年代。視角和聽覺衝擊的享受,越來越擠壓了我們的閱讀時間,有了困惑,有了焦慮,不去閱讀,不想閱讀,不想徹底搞清楚困惑,都去聽經濟學家的演講,所以經濟學家的出場費上漲了。只要結果不考慮過程的嗜好,正在逐步吞噬我們思考的樂趣;對明星的追逐和模倣,正在讓我們的判斷能力蛻化。通過自己的努力,本來可以給出一個明確的判斷的,可是不願意判斷,不相信自己的判斷,都去聽經濟學家的演講,只為了一個所謂的結論,所以經濟學家的出場費越來越貴了。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簡單的錢生錢,是最高的投資境界,越來越多的人,夢想一夜暴富。股市、匯市、金市等金融市場,就是最好的實現夢想的途徑。自己沒有專業知識,不相信自己的判斷,都去聽經濟學家的演講,去記住經濟學家所推薦的“股票”,所以經濟學家的出場費暴漲了。 # k) {/ D5 U6 S0 U
  經濟學家的高額出場費不可怕,而這種浮躁很可怕。因為這種浮躁只關心腳下,而不仰望星空。這種浮躁是我們創新不足的原因,是我們還沒有拿到諾貝爾獎的原因,也是我們在世界經濟體係分工中處于弱勢的原因。溫總理說,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如果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我們可能就是那些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的人,經濟學家僅僅是那些偶爾關注了一下天空的人,所以,我們出錢,經濟學家賺錢。
" `3 ]* I* h' T) y! B  因此,我提一個建議,我們在聽完經濟學家的演講,回到家躺在床上的時候,不妨讀一讀溫總理的《仰望星空》,詩詞是這樣的:“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那博大的胸懷,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那永恒的熾熱,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 (文/郭文婧)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