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應把好謠言傳播的第一道“關口”

 ,  描述: 周繼堅
    網絡謠言大行其道,提供信息傳播平臺的網站難辭其咎。公仔箱論壇1 t% P) C9 N. O  i- _4 n
    一段時間以來,“絕症男子殺死八名村官”、“女官員攜巨款出逃國外”、“某領導妙評高爾夫”……一個接一個“爆炸性消息”在網絡上躥紅,引起眾多網民關注和跟帖。針對網民關切,相關組織部門迅速展開調查,卻發現這些消息不過是徹頭徹尾的謠言。2 D+ j/ e* d% c) ]1 S
    網絡謠言的泛濫值得警惕。事實上,真和偽的較量每天都在網絡上進行。能否及時發現謠言、把好謠言傳播的第一道 “關口”,越來越成為考驗網站管理的一項挑戰。
9 Y. i1 I+ L2 {! g& ]& Xtvb now,tvbnow,bttvb    網絡謠言面目各異,但其炮制手法卻如出一轍:從內容上看,網絡謠言往往是對真實信息進行拼接和歪曲,以“官員”、“金錢”等標簽化信息刺激網民眼球,引起網民猜測;從形式上看,網絡謠言主要借助論壇、帖吧、即時通訊工具等網絡平臺進行擴散,誘導網民跟帖和轉載,形成聲勢,進而吸引新聞媒體跟進報道。
# V1 G- Q! U0 O$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網絡謠言滋生、傳播、擴散的整個過程,幾乎都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網絡謠言興風作浪,看中的是網絡強大的傳播威力。如果網站論壇、通訊平臺,都能在第一時間將謠言清理幹凈,謠言的傳播也就失去了通道。# P, W, }6 A4 w
    然而,一些網站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卻對造謠傳謠的行為視而不見、放任自流;一些商業網站為了擴張業務,搶佔市場,也對一些新產品疏于管理、對謠言反應遲緩;一些網站的從業人員為了個人利益,甚至為謠言的制造者提供幫助,助長謠言流布。這些都為謠言的發酵蔓延提供了便利,也嚴重損害了廣大網民的權益和網際網路行業的公信力。- h9 ~. ]  c! F- P8 K' F) l/ y3 m/ [/ l
    特別是,一些網站論壇、小網站為了迅速擴大知名度,聚集人氣,不惜憑空制造噱頭,大肆參與造謠傳謠,甚至走“炒作路線”來擴張業務;一些機構和個人則利用網絡發帖的匿名性和“零成本”,在網絡上惡意誹謗他人、謀取個人私利、擾亂社會秩序。凡此種種,無一不在踐踏網絡空間的法律和道德底線。
) i: E  S' a; a& S( A3 A) F$ E    謠言是社會的毒瘤,網絡謠言因其傳播更快更廣,危害也更大。各種似是而非、危言聳聽的謠言充斥網絡空間,不僅給當事人帶來工作、生活上的壓力,也給廣大網民獲取信息帶來困擾。更為重要的是,網絡謠言一旦泛濫開來,將使人們失去對網絡、對他人的信任,其結果必然導致“老不信”的心理暗示,導致“無限質疑”的思維慣性,進而嚴重破壞社會誠信、加劇社會隔膜、增加社會運行成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3 H, X( e- E2 s  T
    網絡是公共信息平臺,也是公共文化平臺,倡導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能沒有健康、文明、有序的網絡文化。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這對于各家網站而言,都能產生具體而微的啟示,那就是:守法、負責、創新。公仔箱論壇# ]9 k1 F9 Z  t; C( m
    謠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網際網路行業的自律。只有從源頭上把住謠言滋生起禍的入口,才能從根本上消減網絡謠言。首先,加強商業網站的自律至為關鍵,相關企業應當將社會責任融入日常管理和企業文化,內化為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其次,應加強對網站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強化其職業準則和責任意識;此外,還應完善對商業網站的外部監督和考核機制,對那些參與造謠傳謠的網站,一定要追究其法律責任,絕不姑息。
1

評分次數

  • aa00

網絡文化健康,謠言就不會有空間 (李代祥)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11-2 06:10 PM 編輯
& x2 l0 v  |9 C8 Y3 f! Otvb now,tvbnow,bttvb
+ y/ s/ {$ F2 G' u7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近年來,不時躥紅的網絡謠言如同股股濁流,侵蝕著網絡媒體的誠信肌體,對網絡文化建設形成負面影響。抵制網絡謠言,發展健康網絡文化,應當引起人們的深思和警醒。
7 U; o% ~0 a8 Y6 a/ _    今年8月,一家網站社區出現一篇名為“重慶貪官外逃加拿大”的貼文,稱重慶市某部門一名幹部攜親戚十人,帶3億元貪污款,借出國旅遊之名潛逃。帖文被迅速轉載,引起網民極大關注。重慶市有關部門及時發現這一線索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過多種方式聯係到幹部本人,了解其出國的真實情況後迅疾通過權威網站公布真相,這才遏制住謠言蔓延的勢頭。
8 c1 p, R1 b. `  T5 Z) _( o2 T5.39.217.76    此類謠言盡管多能得到較為妥善的處理,但其負面影響卻難以消散,在廣大網友心中造成的傷痕也難以彌合。被網絡謠言蒙騙、強烈義憤與辟謠後的巨大心理落差、對信息真偽的判斷力動搖、對網絡及現實誠信心生懷疑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巨大傷害。有效遏制網絡謠言滋生蔓延,維護網民正當文化權益,是發展健康向上網絡文化的需要。
- q5 h/ |& `& X1 {, T- j    綜觀大量謠言可以發現,它們通常有如下一些形式:一是捏造幹部廉潔、職務升遷的虛假事實。如前面所說的重慶官員“外逃”。二是利用部分地方幹群關係不夠和諧,將偶然的治安事件生拉硬拽為“幹群矛盾”,比如“錢雲會案”。三是針對普通群眾捏造事實,挑撥群眾內部團結,比如深圳某員工用虛假圖片誣蔑北京一對生活困難、申購保障房的母女“全國各地旅遊、鋪張消費”。四是“新瓶裝舊酒”,借炒作陳年舊事來混淆視聽。比如今年北京大雨,網上有人借機傳播舊照,宣稱今年有關地鐵站再次被水倒灌,引發大量網民對交通運輸及管理部門非議。公仔箱論壇" r2 W% H1 z! x9 W' P8 t6 x
    網絡謠言的傳播,通常選擇在網民大量聚集的論壇、微博、博客、即時通訊工具的群組等地,通過散播不實圖文騙取網友信任,讓其他網民參與轉發和點評,以擴大謠言的覆蓋面。網上謠言大多選擇社會關注度高,或與群眾關係緊密,容易引發共鳴的話題。以這樣的話題造謠,網民的情緒容易點燃,傳播破壞力極強。足見造謠者“用心良苦”。面對日益擴大的網民人群、更加多樣的傳播方式、更加海量的網絡信息,提高防謠意識,增強辨謠能力,才能不被謠言所惑。5.39.217.76. _0 o' ^2 [: q
    增強辨謠力有時並不難,細節常可說明問題。比如“貪官外逃”,怎麼可能會浩浩蕩蕩“攜親戚十人”?“帶3億巨款”這樣龐大的數字發帖者怎麼得知?諸多細節疑點加在一起,謠言常常不攻自破。
! Y- u! K8 N. W/ _' K, E    辨謠還可到權威網站佐證。我國網際網路發展十多年來,一批主流網站贏得了真實、準確、權威的市場形象,贏得良好口碑。相信權威網站,就是相信群眾,相信市場檢驗。當面對網絡上虛虛實實的傳言和信息時,不妨看權威新聞網站是否也有報道。; ?# ?5 v( _2 s& B- S
    辨謠還可看信息是否符合新聞規律。正常的新聞報道尤其是權威媒體的新聞報道常常是客觀、理性的。面對誇大其辭、煽風點火、義憤填膺的信息,保持一分冷靜是必要的。
' @# V1 D* r& s+ j6 h# o+ P8 K    “網絡並不虛無”。諸多案例一再表明,造謠中傷、以泄私憤在網絡上時常發生,信謠傳謠者也大有人在。隨著國家法令更加健全,網絡的管理必將更趨完善,網民辨謠能力逐步提高,網絡留給謠言的空間必將越來越小。而無視法紀肆意造謠者也必將受到應得懲處。
3 |$ w3 `: I. R4 Y; q1 ~- F/ X5.39.217.76    期待更多網友用理智思考,提高判斷網絡信息的價值、意義和作用的能力,不信謠、不傳謠、不意氣用事地留言跟貼,不給網絡謠言添油加醋,為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獻出我們應有的努力。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