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3 @8 D& u" `$ f* H5.39.217.76近日,衛生部門工作人員對“蒸功夫包子”進行查封(資料圖)
& W6 ?1 j5 x$ W5.39.217.76 在安徽省安慶市江鎮這座近4萬人口的小鎮中,約有1.5萬人外出經營“蒸功夫”包子等面點生意,分散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合肥等各地。保守估計,每年在外從事面點行業的江鎮人銀行賬面收入就超過5個億。(9月19日《新京報》)5.39.217.76% F/ Z0 I. k; X, J) c# a) H- ]
一個4萬人的小城,每年創造的賬面收入達5個億,如果再加上隱性的收入,這個數據將會更加可觀,足以見證這個產業的繁榮。“香精包子”造就的財富,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光鮮的背後是“帶血的GDP”。公仔箱論壇( s& B' M, j5 Y5 C
他們自己都不願吃的“香精包子”,有害無害無需爭議。問題在于,如此龐大的產業集群,何以沒有受到當地執法部門的整治和管理?當違法行為能為地方經濟帶來利好的時候,“不管黑貓還是白貓”就會被理解成“只要不傷害本地人,一切都是可行的”。
2 `8 H1 g5 G$ o1 Z( ^# n5.39.217.76 廣西傳銷打而不絕,背後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明打暗縱。至于原因,中國反傳銷協會負責人一語道破天機:當地經濟能從中受益,大量外地人涌入能拉動經濟發展。當地一些官員也承認,正是因為將其當成一個產業來做,才使傳銷等違法行為完全失控。9 ?+ N8 k- m3 `; v
香精包子具有類似的“傳銷思維”。走出江鎮,面向全國,既沒有危害當地人的健康,又可以帶來豐厚的收益,當地自然難以產生打壓的動機。這並非一種孤證,從浙江山東等省市地溝油的長期存在,到湖北假軍服市場的通風報信,其間除了官商勾結的腐敗因素之外,難道沒有出于“放水養魚”的地方經濟思維?公仔箱論壇1 X( }, r8 R( Y
無論是地溝油,還是小作坊生產違規添加劑,查找線索、進行處理並不困難。真正的問題,不在于監管的難度,也不在于檢測手段的落後,而在于監管者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之前有媒體報道,一些地方監管部門的辦公經費和人員工資,要依靠上級返還的收費罰款來“解決”,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執法為利”。此外,有的地方政府將“違規生產”作為發展地方經濟的一把鑰匙,那麼這種亂象如何根治?
# m8 \& e+ C1 [1 j7 K+ B1 x% X, t公仔箱論壇 這跟“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思維如出一轍,都是逐利下的浮躁所致。別以為造假販假都只是商業行為,這背後有無地方經濟利益考量,更值得關注和警惕。(堂吉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