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治庸問責就該對“太平官”動真格

 ,  描述: 張劍虹
    據《湖北日報》報道:7月21日,武漢市紀委再次發出通報,問責武漢市水務局,局長姜鐵兵被行政警告,副局長王洪勝被免職;排水設施監督管理處處長熊偉才和排水管理處處長項久華分別被行政撤職和行政降級。這是武漢市繼今年5月公布首批“治庸問責”案例後,又公布的一起典型案例。和這起案例一起公布的還有其他三起。這四起案例中有3起案例官員並未涉貪,而是在交通擁堵、漬水、違建房垮塌等事故中,因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受查處。
9 ~$ ^. c: ~: |#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正如武漢市紀委書記車延高對記者所說的那樣,以前查處局級以上幹部多因違法亂紀,因為“不作為”、“慢作為”而處分局級幹部,在他的印象中這還是第一次。而且武漢市的這次問責,還一改過去那種以某某代替,“罰酒三杯”的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以應對社會輿論的方式。而是指名道姓,免除職務等實實在在的處罰,這讓被問責者有深切的痛感,讓公眾有淋漓的快感!" K; P8 d3 J3 B# T1 L( O, W
    這是一次讓人眼睛一亮的問責。它意味著:當太平官、做泥菩薩現象在武漢的官場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武漢市的這次問責也明確地告訴公眾,不作為、慢作為的官員就是庸官!不作為、慢作為就會對工作造成損失,就會失信于群眾,就應該被問責!特別是把對水務局局長姜鐵兵等人的問責,放到全國將20多座城市因為大雨而發生內澇,但是真正對官員進行問責的只有武漢這一家的背景下,就越發顯示出它的標桿意義來!
' w0 J' v& u4 h3 }, j: P公仔箱論壇    人們常說,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現實中,大多數官員是清廉的、也是勤政為民的。但是,或是因為精神懈怠、或是因為能力不足、或是因為責任感不強,有的幹部身在其位,卻不用心履其責。既不深入群眾傾聽民聲,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深入實際掌握實情,又不願意努力學習增長本領,敢于創新提高效率,勇于擔責直面矛盾。而是默守陳規得過且過,遇事叫難敷衍塞責。工作計劃沒有前瞻性,完全是被動應付,甚至是敷衍了事。所以,一旦發生了突發事件,或是出現特殊變化,往往就措手不及,給國家造成損失,給群眾帶來災難。武漢市和全國20多個城市“水淹七軍”,“城中看海”的奇觀,固然有天氣的因素,但部分政府幹部的精神懈怠、責任心不強、工作不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tvb now,tvbnow,bttvb7 P/ r0 \3 T, Q" g' i
    那些不作為、慢作為的政府幹部,就像是“稻草人”照場,“紙老虎”看門。如果不對這些庸官實行問責,而是讓他們繼續坐在位子上,繼續地抱殘守缺,繼續地安享太平,只會讓更多的官員甘願平庸、甘願懶散;甘願不作為、慢作為。就會對工作造成更大的損失,就會脫離群眾。5.39.217.76, B& Z& o+ a' i1 W8 X
    武漢市敢于對不作為、慢作為的幹部真問責、問真責,是治理“庸、懶、散”的良方,具有推廣價值。當然,筆者也希望武漢“治庸”不僅是一次“風暴”,而是能夠上升到制度化,並且把“治庸問責”與幹部選拔任用結合起來,建立一個聯運的長效機制。同時讓群眾來評判,讓百姓來參與打分,那樣,“治庸問責”的效果將會更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