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體操冠軍張尚武淪為盜竊犯,淪為乞丐,誰之過?4 [! J$ S/ e- L5 ~5 n# G
張尚武本人自然應該負有責任,一個國家隊運動員,一個拿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冠軍的體育之星,相比與他同時代許許多多從事體育訓練卻一無所得,甚至進不了省隊、國家隊的運動員來說,實在應該算是幸運兒了,他本可踏著一條路走下去,或許還能達到輝煌的頂點。但他卻因為一次奧運會的落選而自暴自棄,最終淪為竊賊,淪為乞丐。因此,不少人認為他是咎由自取。
8 s1 V a$ U; E; s7 W8 `0 h8 Q1 L公仔箱論壇 然而,張尚武等的如此“素質”是怎麼造成的呢?我們不得不檢討一下我們目前的體育訓體制了。對我們很多在世界賽場上爭金奪銀的體育運動項目來說,在我們國內它並不是一項人們都參與的運動項目,而是專門為在賽場上爭金奪銀、為市為省為國爭光而設的“金牌制造車間”,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國家隊,一撥又一撥的小孩進入這個“車間”,由各級政府出錢,關起門來進行“三從一大”(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的培養,只是這個“車間”從市裏的、省裏的、國家隊的,級別不同而已。如此“圈養”式的運動員培養體係,使我們從事體育訓練的孩子從小就丟下課本、離開課堂、脫離生活、遠離社會,而像體操、柔道、舉重等等項目,除了運動會上玩,社會上壓根兒一點沒用處。這種訓練體係的直接後果就是,這些運動員一旦離開賽場,就什麼也不會,也什麼也應對不了,淪為竊賊,淪為乞丐,也不難理解了。
- N; [, P3 A0 y {- @' p" @ 因此,如果我們體育訓練的“圈養”模式不變,張尚武還一定會有一個又一個的後來者。(記者 朱仕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