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中心7日公布研究結果指,餅乾和零食等食品含可能令人致癌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但港人的攝入量低於有關可容忍攝入量,因此港人受氯丙二醇毒性影響的機會不大。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m" q6 X4 f! r( {) P
9 y5 J3 J7 V, w/ u& ^3 A3 ltvb now,tvbnow,bttvb研究人員抽取共300個食物樣本,發現餅乾、油脂、零食,以及中式糕點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平均含量較高,分別為每公斤440、390、270及270微克。
: o; }5 W% Q4 V. G. y O- W5.39.217.76
/ Z8 r7 x. C, P/ s, b6 m' v: ~! @9 U研究同時評估市民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攝入量。結果顯示,以攝入量一般的成年人計算,市民從膳食攝入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分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20微克,而攝入量高者則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53微克,兩者均遠低於有關可容忍攝入量。 公仔箱論壇1 @0 n5 e' d( g* O |
3 P' U3 G9 Z6 x/ c食安中心發言人表示,研究結果反映食物中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使港人受氯丙二醇毒性影響的機會不大。 7 T, y5 L4 [: d) _
4 e& G' t+ _$ X1 a0 s* Q4 O7 T發言人表示,根據研究結果,單從食物中攝取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分量而言,市民沒必要改變現有的基本健康飲食習慣。而由於精煉食油據報是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建議市民可減少進食油脂,以便進一步降低這種物質的攝入量。
5 s2 a2 ?* u% Y& o$ b8 H Q1 c$ m$ N' T$ U9 X
氯丙二醇是一種在食物製造、烹煮,及油炸和燒烤等加工過程中自然產生的加工過程污染物。目前國際上對於這種物質的科學資料尚未有定論,雖然有足夠證據顯示氯丙二醇會令實驗室動物產生腫瘤,但現時沒有資料顯示氯丙二醇會令人體致癌,所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氯丙二醇列為第2B組物質,即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