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於下周三宣讀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多個團體昨日請願,要求政府提供各類津貼和補助紓解民困。短期而言,政府可以適量「派糖」,但不要一刀切,而是幫助那些有需要的市民,紓緩生活壓力。不過,長遠而言,本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福利開支有增無減,但在低稅制下無可能大幅加稅,因此政府需及早籌謀,在預算案中撥出一定款項成立基金,應付未來與日俱增的福利需求,增加應對人口老化等問題的能力。 & B3 Z" v( Q) b4 `' M4 ]
3 d& p- J, Y( O% a5.39.217.76今個財政年度首9個月,政府錄得400億元盈餘,預計本年度完結時盈餘可能更多,市民期望政府紓解民困。目前食材、交通費、租金等和市民息息相關的生活開支增加,政府有需要針對市民訴求推出紓困措施,緩解市民所急。政府過去曾推出派錢措施,但從請願團體訴求可以看出,派錢亦非主流意見。政府應具體掌握市民目前面對的困難,包括交通、住屋、飲食、學業等生活必需開支情況,提出具針對性措施;並研究把關愛基金的項目化為長遠措施,重點支援N無人士,將資源用得其所,令紓困措施有的放矢,有效扶助弱勢社群,發揮補助效用。 公仔箱論壇$ ^5 C9 r6 n0 K: x% N) ?+ ?
5.39.217.76 g* ~9 X+ L: _3 t8 N8 x* l
隨著本港人口老化,市民對各種福利措施要求與日俱增,本港福利開支越來越大,加上社會存在更多結構性和深層次民生問題,需要籌備資源根本解決。長遠而言,政府需從財政儲備中撥出一定款項,作為儲備基金,配合扶貧政策,為日後的福利開支早作準備,以滿足長遠的扶貧需要。事實上,長者津貼實施後,未來便要進一步處理長遠退休和安老政策,而醫療改革、長遠扶貧策略亦不能再拖延,政府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雖然目前政府儲備充裕,但印花稅和賣地等非經常性收入難以預測,低稅和人口老化更進一步加劇未來財政負擔。政府需未雨綢繆,及早籌備資源,針對長者和N無人士等需求,把公帑用於有助香港長遠發展的計劃和措施上。扶貧委員會更需及早定立長遠扶貧政策,令扶貧工作有規可循。
( J" d5 f: L6 c5 t0 n公仔箱論壇+ N, K" N* l% ?6 n5 U- g* M
文匯報社評
8 |# d( T- |7 M1 K" Q- c5.39.2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