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多星期,行政長官梁振英就要發表他上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總理溫家寶月前作出六點提示,囑咐特首做好民生工作,政黨和各界亦紛紛開出「伸手」清單。梁振英公布未來五年施政理念,回應社會訴求,在民生重大問題上,宜同時拿出具體的政策措施。 R: W- s! j)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9 `/ s* A
梁振英把發表《施政報告》的時間,由上屆的十月推遲到今年一月,讓他有充分時間熟習政府運作,以及設定其落實競選政綱內各項承諾的智囊架構,現在到了要向市民交功課的時候。
$ t, R7 F8 C" c" y+ T
; r3 F. i) A4 x* i% j綜觀海內外政經大小格局,從中勾勒出自己五年任期的治港路向,適合做第一份《施政報告》的內容,梁振英在選舉期間,以施政理念、現實情況、承諾措施三部曲提出政綱,政治論述條理清晰,《施政報告》中再來一次,駕輕就熟。不過,相信市民今次希望的,是他進一步提出,如何朝前路一步一腳印去具體落實。
: ~6 {1 E1 W0 P$ M) ^+ M* Z5.39.217.764 m- h- G/ k4 ^1 K3 @3 J" `
重要政策定優次加快推
- F* W: S/ ~4 B公仔箱論壇
0 R( v/ T+ K9 {- s3 l8 {4 l3 l0 ~,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梁振英班子上台後,雖然受到種種醜聞困擾,花費了大量時間精神應付,在市民心中還是做了一些「實事」,包括叫停「雙非」產子配額、打擊上水水貨客、推出「辣招」為樓市降溫等,無疑大部分措施都屬於「頭痛醫頭」式的臨急「救火」安排。長者生活津貼雖屬長期工作,具體只是簡單的「派錢」。梁振英在選舉期間提出房屋、人口老化等現實問題,指出新加坡近年經濟增長比香港快,市民期望他在《施政報告》提出全盤具體措施,來回應自己提出的問題。
: g+ {% p+ ~3 o4 e* Dtvb now,tvbnow,bttvb+ e9 Y1 \% ]( a
最近傳出一些風聲,指《施政報告》會比較多提理念,具體政策措施未必比政綱多。究竟這是事實,還是管治團隊的民眾期望管理,有待到時揭盅。
' N( z# T" m, K: ^7 r2 r6 \: m, q( o/ Z+ B
市民已經習慣了《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有糖派」,近來則多了呼聲要以長遠承擔來取代一次性派糖,叫價更高。管治團隊自然不希望市民有太高的期望,屆時難有驚喜。tvb now,tvbnow,bttvb4 V8 M; w1 q u* ],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j. }- K# H/ |
無論《施政報告》有沒有糖派,派糖多少,市民另一個關注點,是對於具體涉及民生的重大議題,特首除了談理念外,還拿出甚麼具體措施。當中房屋和土地供應固然是當務之急,同樣,醫療融資、退休保障、人口政策,都是爭議極大卻又急待應對的問題。問責班子設計是各司其職,特首首務是選出優次,總領其成,全面推行,才能有望如政綱所提追趕新加坡等高效國家。5.39.217.76- x! \6 f1 R4 M: l, j' l
5 e! ?* V% J6 C! n) F7 T; I2 O# P1 a; X處理民生政策時間有限
$ }2 k0 H& g9 N# @/ j
8 D9 [6 U% X5 H; p' _8 ~. K B這些議題涉及重大的社會資源分配,政府不及早處理,開支將隨人口老化而愈來愈大,埋下日後加稅或舉債的炸彈,究竟如何達至一個財政上可持續,實行起來又保障市民健康和長者尊嚴生活的制度,不容政府空談拖延,任由雪球愈滾愈大,去到難以收拾的地步,更不容政府作出頭痛醫頭式或水來土掩短視措施虛應,漠視日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5.39.217.767 j2 e+ B# O, s$ c
公仔箱論壇$ b+ H' z$ G( ]6 k3 y" b4 b% q# @% |
本屆政府上場以來,政治爭議不絕。儘管梁振英的支持者再三希望留給梁振英多些時間空間去「做實事」,由於要部署四年後首次普選特首,政治方面的爭議只會不斷升溫,肯定要花去不少時間和資源處理。因此,能夠騰出來解決重大民生問題的時間更加有限。
% H6 Y+ I- J4 o公仔箱論壇
- z4 N8 m; P3 G) M/ R1 ytvb now,tvbnow,bttvb梁振英有甚麼真功夫,要贏得中央信任和市民支持他四年後連任,就要視乎他能否在這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內,為香港這些有計時炸彈性質的重大民生問題,找出行得通的正本清源方案,以梁振英進取的性格,相信首份功課已經要求有所作為。 b- ~/ K! z. Z( u
; G: u, i6 s" p% N4 J4 `星島日報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