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周五再推兩項遏抑樓市的新措施,昨日本地地產股急跌,亦拖累大市表現 。調整樓市新招作用立竿見影,樓市交投驟降,亢奮狀態開始冷卻,反映政府方向正確,對炒家發揮阻嚇作用,有利於真正用家。與熾熱樓市相比,本港股市尚處低位,昨日的下跌只是市場暫時的過度反應,相反在資金流入效應下,股市很可能轉趨向上。當局應密切注視資金流向,以確定下一步的調控政策。 樓市受供求失衡及超低息環境影響,樓價節節上升並超越97高峰,樓價水平與市民購買力嚴重脫節。在美國落實QE3後,樓市更進一步發「高燒」,引起社會不安情緒。有見於此,上周五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佈,提高額外印花稅額度並延長適用期至三年,以及推出針對外來投資者的買家印花稅。此兩招一出,樓市高溫應聲冷卻。樓市交投大幅萎縮,說明政府遏抑住宅樓市的措施初見成效,發揮出驅趕熱錢離開住宅市場的作用,有助恢復樓市平穩發展。 事實上,新措施阻止熱錢流向樓市,壓抑逐利炒風,不但對用家影響甚微,相反更有利於真正置業者。一來用家置業為了自住,不會短期內轉手,不會受增收印花稅的影響;二來正因為新措施趕走炒家,用家競爭少了,可供選擇的物業更多,亦有更大的議價空間,在市場中佔更有利位置。 政府重招壓抑樓市,樓市交投急跌下,地產股無可避免有下跌壓力。昨日恒指各分類指數當中,地產分類指數跌幅最大,下跌逾4%。受影響股份反應迅速,顯示壓抑樓市措施有力見效;再者,年初時本港地產市況理想,吸引了一批短線投資者買入,令地產股由今年初以來累計升幅達30%至50%,如今借勢回調亦屬正常現象,無需過分緊張。自金融海嘯之後,樓市與股市表現可謂「兩重天」。樓市不但超越97年的高位,且屢創新高;相比之下,港股受制於歐債危機、內地股市不振等多項因素,恒生指數至今仍在2萬點左右徘徊,市盈率保持在10倍左右,即使是已上升一段時間的地產股估值亦偏低,港股整體而言值博率甚高,具有長遠投資的價值。 目前的印花稅新措施只限於住宅物業,市場人士預期,其副作用有可能引導資金轉而流向工商物業市場,吸引資金炒舖,炒寫字樓,影響民生消費。對此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亦表示會留意。工商物業屬於商業投資,與住宅安居的民生性質有較大區別,資金流向工商物業是正常的商業行為,本港作為自由的經濟體,對於工商物業的調控宜慎重其事。 , J6 K8 u9 E8 M/ A% i$ m(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a% B. w$ f0 h3 ]) [
7 [& i1 S; m+ I/ @ r; o4 R5 \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Z2 l2 o2 _, F, Z4 M
文匯報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