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昨再回應國教科爭議,指撤與不撤間有很大空間,惟反對者指他僅出口術。國教科爭議本質是雙方對有關政策的分歧,但雙方各走極端,已有淪為政治立場敵我矛盾的危險走向,各方務須冷靜,求同存異。雙方各走極端 事態更難收拾) m/ ]( z6 l3 R7 }; p
數千反對國教科的學生與市民,昨已連續三晚到政府總部外集會,市民日益憂心雙方各走極端,僵局固難打破,恐釀更大衝突。
4 T3 Y* B8 B" y3 `公仔箱論壇 社會上有不少對學生與反對者的批評,惟開始有上綱上綫苗頭,如力陳學生激烈行動背後有反華勢力集結與鼓動,狙擊港府施政破壞社會和諧;亦有指反對派政黨幕後操縱學生,圖激化矛盾以為立會選舉搶票。公仔箱論壇" v: p0 m& ^! }7 l. d2 M
親中是本港建制一個重要組成,港府亦必須顧及中央因素,若有關方面將事件升級為反華的敵我矛盾,恐掣肘港府迴旋空間,更難作任何讓步,事態更易惡化。5.39.217.76, F+ R) q7 M4 S$ q" v& k/ o
學生與反對者亦似正走向另一極端,尤其港府未因學生絕食而讓步,被部分人士認為「麻木不仁」,遂將抗爭行動升級,如發起不合作運動、號召罷課,立場更為寸步不讓。tvb now,tvbnow,bttvb, H5 w; y, e+ b$ [( ?
部分反對人士更對開展國教科的學校窮追猛打,不理會校方落實細節,聽到「國民教育」四個字便反射性地強烈反對。( h4 _$ T+ y3 C2 ?, o: [9 l. v
事件的火藥味已愈來愈濃,雙方實應冷靜下來,認清事件本質是對國教科政策的分歧,箇中雖涉中港意識形態差別,但並非政治立場的敵我矛盾。只要港府願走出第一步,學生也要有處理的智慧,那非無空間破冰。
0 I1 l# O$ m$ M5 t8 M5.39.217.76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指,開展國教科委員會可討論三年開展期後,是否仍有推行死綫。正如本報昨指政策既有彈性,折衷之道是現在就撤三年後強制推行的限制,向反對者伸出和解橄欖枝,並用這三年試行期,辦好國教科,以事實除去洗腦疑慮。
/ ?2 `! g3 x# D, F, b: j&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就如首批推行國教科的鮮魚行學校一樣,將課程內容攤在陽光下,並持開放態度諮詢,只要能讓社會看到國教科既助學生全面認識中國,又有利獨立思考,三年後要爭取市民支持全面推行,便屬水到渠成。5.39.217.76% F* f( z- j- N5 b e
港府釋真善意 事件仍可轉圜
: g$ ~5 V- V5 _! X! L5 O 其實不少反對者未必細讀過國教科的相關文件、未對國教科有鮮明立場,但因對港府面對學生的處理手法不滿,故加入反對行列。讓事件再僵持下去,不論國教科是否續推,港府都很可能因流失民望而成輸家,學生與社會亦飽受折騰。港府有責任審時度勢,釋出真正善意,帶頭為緩和事態騰出空間。
) H) t0 O! W' R% G5.39.217.76) N. k% F5 y" Z* I5 ^# y1 j* r
. x" \' @: _ e) t! m! G# w. U
5.39.217.76- ~2 f3 Z) i$ f& F; C2 f
9 X6 R) ^; B$ Y8 {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