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舒吉案死撐 損國際形象
4 ?: ~! A4 R. A& @tvb now,tvbnow,bttvb沙地貶外交大臣
* n$ x9 D' B; P$ G1 z' ~5.39.217.76老臣回朝補鑊
+ ], g3 S; y$ ]/ G+ @. C
" T/ C& t2 ?% f4 y!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沙地國王兼首相薩勒曼(右)改組內閣,被指為鞏固兒子、王儲穆罕默德的權力。美聯社* B& c6 N1 O$ L2 `: j* L
0 j' O0 {: d/ B) q* U5.39.217.76【中東亂局】5.39.217.768 k) v+ G# X- x8 X
沙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前天宣佈改組內閣,當中外交大臣朱拜爾被貶,由一名回朝的老臣取代,王儲穆罕默德一大心腹亦遭調職,表面是要約束在異見記者卡舒吉被殺案中成眾矢之的的穆罕默德,但外界普遍認為穆罕默德不止沒被削權,權位反過來更鞏固。tvb now,tvbnow,bttvb! G$ e% }7 H1 [9 y# p* l8 f
2 l* H9 T5 ]7 H1 _
身兼首相的薩勒曼,這次「大執位」差不多涉及財政部、經濟部和能源部以外所有部門,最觸目是56歲的朱拜爾被貶為外交事務國務大臣,由69歲前財政大臣阿薩夫(Ibrahim al-Assaf)接任外交大臣。朱拜爾在卡舒吉案挺身在國際出面維護政府,但緊跟政府口風先否認卡舒吉被殺、後稱他死於「可怕的意外」的說法,也自損其國際形象。
: X8 ~5 L# k5 ?8 h$ d) k! S* l%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 r) k: ~9 r, Y公仔箱論壇
1 t0 \, k$ t0 W( Y1 o) X: B 5.39.217.76' L' H4 l3 |0 j
朱拜爾
4 ~, f" [1 I! i$ c. e2 L! G#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V. }1 Y/ i9 P4 y0 d7 p" j5.39.217.76
7 Y% ~* E7 ~2 m) m: D3 }心腹調職 王儲權位未削
1 W( R. w+ M* @7 @ \7 Vtvb now,tvbnow,bttvb另一矚目調動,是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謝赫(Turki al-Sheikh)調職娛樂總局局長,但不再監督網絡安全機構。卡舒吉生前曾說,穆罕默德的政治顧問就只有王室媒體顧問卡塔尼(Saud al Qahtani)和謝赫,「人們都怕了他們,如你挑戰兩人,隨時會坐牢」。謝赫據報曾助卡塔尼管理審問中心,早在官方將卡舒吉事件定性為穆罕默德下屬自把自為,卡塔尼就已被炒。
7 t* I3 W1 Z# U4 H, V8 _5 |tvb now,tvbnow,bttvb
, y- b- l- o( L2 X- r公仔箱論壇不過,穆罕默德仍兼任副首相和國防大臣,亦繼續擔任改組後沙地安全和政治事務委員會主席。他的多名親信亦進佔要職,如阿卜杜拉(Abdullah bin Bandar)主管保護王室的國民衞隊,艾班(Musaed Al Aiba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新聞大臣阿瓦德(Awwad al Awwad)任王宮辦公廳顧問、哈爾比(Khalid al Harbi)主管公安總局等。穆罕默德曾任太空人的哥哥,亦調任為新成立的沙地國家航天總局局長。# n; A6 ~7 t3 X$ Z7 m
tvb now,tvbnow,bttvb0 u" i+ l L# o& W* k" R
雖然沙地官員聲稱薩勒曼只是按法律要求,每四年一次改組內閣,但海灣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葉海亞指,沙地政局任何發展都不能跟卡舒吉事件脫鈎。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奎利姆指,阿薩夫其實都是奉命行事,不過他的國際形象正面,沙地想以他回朝重建受損的形象。
7 k! D1 }6 ~( r
! x, P7 I9 H q1 F聲稱國王依法改組內閣+ R, x, ^) ^4 q2 I A) W
葉海亞則認為,沙地這次重組內閣提拔了一些少壯派王子,但也讓一些政治老手回朝,是想在穆罕默德的改革和穩健之間取得平衡。美國蘭德公司中東專家瓦瑟卻指出:「表面看改變很大,但其實這些調動很大程度只是粉飾櫥窗,不變的是穆罕默德緊掌權力。薩勒曼並沒要削弱穆罕默德,而是想以老一輩的忠告輔助他。」
/ n" u# b( x; a0 Z6 t! q) \* k* n( F
美國參議院早前通過決議,指穆罕默德要為卡舒吉被殺負責,並要美國停止支援沙地聯軍在也門的戰事。分析家指穆罕默德沒被削權,參議員勢要求對沙地採取進一步行動。tvb now,tvbnow,bttvb, R" F, [& G3 [* i) k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英國《泰晤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