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香港會成為六四翻版嗎?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鍾劍華

  K( L$ B% X8 @! D' X8 S: g. t3 S

' W$ I! d: L$ A$ K: Q4 p1 _面對數以萬計解放軍壓境,香港市民並沒有退縮。星期六的遊行仍有二萬多名教育界人士在黃雨警告中打傘出席。8.18維園集會相信又會成為另一個具象徵意義的動員。公仔箱論壇$ A7 p4 E) l- ^9 I  k" U
4 T6 c4 R, |/ F2 w( Y; Y
觀乎北京當局對香港示威的定性及國內傳媒的輿論導向,確實不能抹殺解放軍入城的可能性,港人對此應作充份心理準備。中共處理問題的一貫策略就是首先為事件定性,然後就可以罔顧事實,透過宣傳機器煽動民眾,到最後以極端手段來回應就變得順理成章了。《環時》那位不知真假的記者及公安在機場被襲擊的事件,近日成為了國內社交平台最熱的話題,目標顯然不是要說服香港人及國際社會,而是要訴諸國內民眾的支持。" @1 b. I0 y; H) E) k

; z1 r! i7 W, h7 F: ^' J4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林鄭日前在記者會中哭喪着面,呼籲不要把香港拖向深淵,也不能排除一個可能性,就是她已知道有一些更嚴重的事件將可能發生,而她對此已完全無能為力。除了對是或否這樣的簡單問題都不能回答外,她顯然已知道自己是造成今天局面的罪魁之一。如果真有甚麼嚴重事件發生,她肯定會成為歷史罪人。
% E. |! T&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i8 x6 w! Y( K
但願這個較負面的估計不是事實。而且,就算中共真的作出這種盤算,也不見得可以把問題解決。正如其宣傳也說,香港不會成為另一個六四。當年六四可以迅速在人民心目中被遺忘,一個原因是中國控制了國內所有資訊渠道。另一方面,透過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透過洗腦式的宣傳及教育,令年輕一代沒有機會接觸相關資訊,六四對國民的影響便慢慢淡去。這些方法可以用在香港嗎?
2 l! M! z, g( {' _" Q# {; |2 n
" b3 z# U1 {# e: o4 f' U' T出兵更難收拾殘局
- v0 M6 L( T" {  L, Atvb now,tvbnow,bttvb北京心知肚明這招在國際社會不奏效。不論中共如何定性是甚麼「顏色革命」、「恐怖主義」都好,各界不會因此而與示威者割席,反會在香港種下更深的敵意,要收回香港人心只會更難。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及國際性甚高的社會,也不會出現資訊閉塞,令人人漠然。香港社會內部因今次事件的進一步撕裂,只會令香港社會更難管冶。如果出動解放軍,如何收拾殘局,也肯定比30年前困難得多。, @( ]  N4 a! H! r3 R8 A0 d5 F
tvb now,tvbnow,bttvb( p0 L6 ]  K: J% J% E$ ^
今天香港的情況,是已有幾百萬人上過街表態,前後幾個主要調查的結果,都顯示港人對事件的看法相當一致,這種跨領域跨階層的共識,不會因為中共及政府的宣傳而改變。少數親北京力量在過去兩個月的種種小動作,根本不能扭轉整體的社會情緒。過去兩個星期,政府加強了文宣工作,警察天天見傳媒,又有跨部門記者會,但效果就變成了讓媒體一次又一次質詢官員及篤爆謊言,成了反宣傳。
1 u8 ~9 R9 R5 _
* y3 f9 o6 q; u4 Gtvb now,tvbnow,bttvb林鄭從一開始以獨斷的方式來推動《逃犯條例》修訂,已犯下大錯,事後又意圖透過縱容警暴來平息事件。結果是警權坐大,整個社會失控淪於警察社會邊緣。加上中共從一開始便在林鄭身上押錯注,這就令事件的死結更難打開。北京盲撐林鄭,到今天只能繼續盲撐警察。又以號召「正義的愛國力量」之名作包裝,動員暗黑勢力,又以插贓嫁禍這些下三濫手段來愚弄國內民眾。一連串做法只會令北京在港人心中的形象更難挽回,就算出動解放軍令街道上恢復平靜又可如何?
. F, U) \" v" h) @1 J7 V  C  O
0 P9 ?& X$ q& h,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造成香港今天局面的主要禍首,其實是制度!不從制度上解決香港的政制缺陷,只會讓更多林鄭這一類人繼續成為往後更多麻煩的罪魁。要防止事件繼續惡化,唯一辦法就是推動社會和解。而推動和解之匙只在當權者手中。捨棄這條匙不用,而只意圖使用威嚇及暴力,絕對不會奏效,香港不會是六四翻版,中共不要癡心妄想。
$ g# B' N; s0 R: G1 O公仔箱論壇" `& [- F$ O5 W
鍾劍華
& Z; j; z" x* F$ W$ f9 k公仔箱論壇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