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3 s- N/ F% ]7 W, S
' W. c6 f! A3 z/ I, z* F1 F$ y, E公仔箱論壇各社團各學校的反送中聯署風起雲湧,使人想起30年前席捲全香港的動員。公仔箱論壇5 v2 k: s1 f6 z, Q8 A
公仔箱論壇8 G) q% z$ d7 J0 Q" ?% H
轉瞬間30年過去了,回顧30年來,許多事情都已經淡忘,許多活動都無法持久,只有一件事,30年來每年被提起,每年都有活動,每年都有議員提出動議,不論通過或不通過。此外,每年就這話題都有爭議,這就是六四。5.39.217.76, d P' h. s& X4 V* Z ^
4 R9 ?' O4 F6 J從1989年大陸爆發民主運動,支聯會誕生,到30年後的今天,社會有許多變遷,人心也有變化,香港社會對六四的訴求也在變化,甚至引起不同世代之間的爭論。許多人回憶當年所目睹所親歷的事態,但很少人論及六四發生時,香港處於一個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當時絕大部份香港人的心態是怎樣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6 I3 C8 V+ j% S; n" \
+ ?0 [( W/ r2 w) Y+ @% \那時中英關於香港前途談判的塵埃落定,香港已確定在1997年從英國轉移到中國手中,中國主導起草《基本法》,其過程的爭執、反覆和所暴露的中國官員的思維與香港人的巨大差距,都不能使香港市民對97後前途稍具信心。自1981年香港前途問題浮現以來,絕大部份香港人實際上並不接受主權的轉移。《中英聯合聲明》所作安排,沒有在香港得到公民投票的確認。香港人多年湧現移民潮,所選擇的移民點已經飢不擇食到南太平洋的東加王國;所有香港社團在《聯合聲明》簽署前提出的方案,包括主權換治權、聯邦制等等,沒有一個選項是回歸中國。
h z* A( K" U2 r/ `. y5.39.217.76
* m3 D. S' N; C; ]; k, H5.39.217.76從近代史來看,香港人在傳播西方文明知識、支持大陸擺脫滿清統治、抗日戰爭等方面都扮演過重要角色,但同時香港也成為大陸中國人避秦逃亡所選擇的有法律保障的安居之地。六七暴動後,香港經濟和文明大幅起飛,遠遠拋離了遭文革摧殘的大陸。香港的高度文明以及區議會開始民選,使這裏開始有了歸屬感和「香港人」身份的認同。香港主權轉移,不僅是土地的轉移,而且是把土地上的幾百萬人交到一個殘民以逞的專制政權手上。當時許多人稱此為盲婚啞嫁,但盲婚啞嫁只是不知道所嫁的是甚麼人而已,但歷史已經清楚顯示,所嫁的是一個沒有法治觀念的兇悍惡人。tvb now,tvbnow,bttvb& m, `2 T2 w* B$ o
# }( }( q3 | C, w2 P5.39.217.76當時支持把主權轉移到中共手上的香港人絕對是少數,多數人若不選擇移民就是無奈接受盲婚啞嫁。如果這已經是不可改變的未來現實,那麼你就只能期望啞嫁之人變得好一點,較為文明和尊重人。而許多人的認知是,關鍵在於政體的改變。北京發生民運和六四,香港市民為甚麼投入如此深、參與如此廣,為甚麼有百萬人上街,所有的電台電視密集採訪、熱播呢?不是因為愛國,而是在無法改變現實的情況下,因民運而出現對中國現狀改變的期盼,期盼由一個獨裁政權轉化為民主政權,這樣回歸就放心得多。支聯會全名是「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它在李鵬宣佈北京實施戒嚴令的第二天(5月21日)成立,得到市民廣泛支持,主因是香港人尋求自救,是在強權君臨的恐懼之下,把希望寄託在將要回歸的國家能夠有脫胎換骨的改變之上。tvb now,tvbnow,bttvb( }4 m9 A" f) U* n' T, X* p4 O
" z1 a& o% {9 D) c9 L1989年六四後兩天的6月6日,我主持的月刊邀約演藝界人士座談,徐克說:「本來許多人對九七問題已經放棄,甚至有如等死的感覺,看不見有何種力量去要求甚麼。雖然有人在做《基本法》,但實在與我們有距離。……北京民運使我們覺得參與有特殊意義。」
8 ] ^, ]9 s*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c, `- A- O$ \3 }1 \8 {: `9 i
因此,「愛國」是被迫的。港人對六四的參與,從一開始就帶有本土色彩,是基於自救的廣泛動員。
+ L \7 g6 w, o& v4 h) ?$ y7 G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 N- T, |& y% m4 ^
李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