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洲] 被指危及民權 立法機關表決阻止 三藩市政府警方 禁用面容識別


9 E6 T$ Z: L6 Z3 Q; Z反對禁令者指面容識別技術有助警方執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L% }& L  l# y7 i

  F  l$ b/ ]$ O& ](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保障私隱】面容識別技術發展迅速,然而科企林立的美國加州三藩市立法機關前日投票通過一刀切明文禁止警方、運輸等所有市政府部門使用面容識別系統,成為全國首個禁用有關技術的城市。民權團體歡迎禁令,反對者則指禁令矯枉過正,妨礙滅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4 ], j! \2 `& o

9 K7 v9 v8 W; ttvb now,tvbnow,bttvb功能等同市議會的三藩市監督委員會,九名成員以八票贊成、一票棄權,通過禁止市政府所有部門使用面容識別系統。委員會在表決後發聲明指,經討論後認為「面容識別科技危及民權的可能,大於其好處,這項科技會助長種族不公,威脅到我們免受政府監控的自由」。委員會委員、前檢察官蒂芬尼因憂慮「議題被政治化」,最終投棄權票。
* k( j- I. O; p  ]1 E6 r公仔箱論壇
3 D- h6 p. q7 _* j5 ]+ K8 t9 ^$ s1 H* _6 ^7 K" q! f1 h

" r+ ~2 K3 T' y4 D&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示威者手持亞馬遜老闆貝索斯的面具,抗議該公司的面容識別系統Rekognition。美聯社
# T4 l" x0 a6 f5.39.217.76' ^, D. t/ C) \( l' ^1 U

  P8 U; F- D* L5.39.217.76提高使用監察系統門檻tvb now,tvbnow,bttvb$ s: R( b, d- d! E7 C2 C+ u
禁令相關法案同時提高各部門使用監察系統的門檻,包括任何可以紀錄和收集市民錄音、錄像、位置和生物識別數據的軟件和技術。部門若要引入這些監察系統,必須訂定使用政策及取得監督委員會許可;已經在使用監察系統的部門,60日內要向委員會交代詳情。委員會下周會就同一議案二讀,但只是象徵式程序,料不影響大局。% G% b5 k( J* [
% H& ]/ Q" R8 z5 z# N3 f
提出禁令的委員佩斯金(Aaron Peskin)說:「維持治安不代表就要成為維穩城市;要好好巡察亦毋須成為警察國度。方法之一是以社區情報為基礎,與鄰里建立信任,而不是倚靠『老大哥』科技。」佩斯金說不清楚市政府內實際有多少部門有用到監察系統,但相信可能已在使用的器材包括車牌閱讀器、隨身相機和閉路電視等,市民有權知道這些器材如何被使用,以及有否被濫用。
( L/ Z; i( D, O- h5 t! d& N公仔箱論壇
" i8 e; J1 N7 [由於禁令只屬市政府政策,聯邦政府調查部門以至受它管轄的機場、港口仍可使用面容識別技術,私人和商業使用亦不受限制。據知三藩市對岸的奧克蘭市(Oakland)和麻省薩默維爾市(Somerville)亦正研究訂立相關禁令。在禁令表決前,三藩市警方回應查詢時說2017年起已停用面容識別技術,「明白使用新興科技時努力保持透明度」,但沒有明確表態是否支持禁令。檢察部門則未有回應。
6 j) {  X: N6 x8 S* X
3 r3 \+ R( f* f$ P# l3 [; b5.39.217.76反對組織指阻礙警執法- R% }3 x0 {  h6 R: n7 k
反對禁令的華盛頓智庫組織「資訊科技和創新基金」發聲明批評委員會的決定,強調面容識別科技大有進步,有助警方更便宜和快捷地尋找疑犯和失蹤者,智庫副主席卡斯特羅受訪時說:「一刀切禁用有益處的東西,很有誤導成份,殃及民眾和警方無法將之用於有益的事情上。」他亦不擔心美國會如中國政府,以面容識別系統打壓異己,因美國有完善憲法保護公民,故不會成為第二個中國,「三藩市反而更可能會成為古巴,禁用面容識別只會落後於科技大勢」。
2 I0 @$ q. C8 m4 h7 |+ r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4 B2 i7 }2 h) B# ^  d
三藩市滅罪會主席諾多說支持立例管制面容識別技術,但反對一刀切禁制:「科技正不斷進步,我們同意系統需要做更多測試以及做得更可靠,那一天總會到來,永遠禁用並不合理。」5.39.217.766 z; D4 R. E& Z0 a
美聯社/美國《三藩市紀事報》
1

評分次數

  • aa00

美天后對比觀眾容貌追緝狂迷                           
; P( _0 k! I7 u( j0 D* \tvb now,tvbnow,bttvb
) s$ ~- D( ]0 \& ?6 P0 @* {Taylor Swift曾用面容識別技術尋找跟蹤狂徒。資料圖片tvb now,tvbnow,bttvb4 s3 o7 G% Z1 z+ d# ?+ T
tvb now,tvbnow,bttvb3 q# H, J- ]/ d* @: k
面容識別技術備受廣泛爭議,支持者認為技術可協助警方查案,或保障名人免受騷擾,反對者則認為技術會剝削公眾私隱和知悉自己被監察的權利,極權政府更可藉此打壓人權。
8 h7 s; z' H6 G& R, A, R5.39.217.76% s: F" l" j9 _+ Z
美國流行歌手Taylor Swift過去多次受到跟蹤狂騷擾。她去年5月舉行演唱會期間,在現場放置一台播放其影片的裝置上設置隱藏鏡頭,將觀看影片群眾的容貌傳至位於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指揮局」進行面容識別,與先前被列入有可能騷擾她的名單的數百人進行交叉比對。去年6月一名槍手闖入馬里蘭州《首府公報》的辦公室大規模射殺報館職員,造成五人死亡。38歲的疑犯拉莫斯被捕後不肯透露姓名,更特地弄傷手指頭以避過指紋鑑定,警方遂將疑犯的容貌與駕駛執照資料庫和警察局罪犯檔案的臉部照片對比,利用面容識別技術確認其身份。6 U  W9 L( i+ W7 F9 P- q/ Y2 x

$ ~. T) J- f4 D0 T公仔箱論壇華藉此打壓維人
3 [0 }$ _; b  A8 S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月初指留意到有美國企業向中國政府提供技術技援,使其得以利用面容識別技術打壓新疆維吾爾族人,過百萬人陷入人道災難,規模足以與1930年代的納粹集中營相提並論,呼籲美國企業三思。人權監察亦發表報告指,中國政府利用名為「聯合行動平台」(IJOP)的系統,監察1,300萬名維吾爾族穆斯林的言行舉止,利用手機應用程式追蹤他們的手機、汽車、身份證、用電量等,如有人停用該程式將會通知警方。tvb now,tvbnow,bttvb/ m% G. V) `! x' y: [: Y7 ]
美國《紐約時報》/《大西洋》
面容變「鎖匙」覓潛在客戶
$ w7 ?7 q" Q1 q% n9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4 Z% `# b' v" ?9 T. M  G( c
提出禁令的委員佩斯金在表決前發言。路透社
' s: |2 O# ^0 f9 w2 o公仔箱論壇' s0 l4 J# k2 i* k% t! ?
面容識別技術是以軟件等工具從照片和短片中辨別目標身份,業界自1980年代後期開始研究,近幾年科技大公司如facebook、Google、微軟和亞馬遜都爭相註冊相關專利技術,用途廣泛,包括保安、通訊、商業推廣到娛樂等。
$ V  M% R/ W# I( V公仔箱論壇
# X/ i/ k& w3 |& F+ p0 r' |早年不少電子相機和手機拍攝已有面容識別功能,方便人像對焦,家居保安以至iPhone X等智能手機,亦讓用家以面容作「鎖匙」;社交網戶口亦靠「好友面容識別測試」,作為預防黑客的保安關卡;Google去年初推出「藝術人像配對」亦掀起一時熱潮。5 ?$ S  Z. P& w& i$ T

5 c  k6 C+ t9 f( t  ?! Ktvb now,tvbnow,bttvb面容識別技術亦用於市場推廣,目前已有特定電視系統,以網絡攝影機作「眼睛」,收集在電視機前坐着或經過的用戶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和種族等,投其所好播放廣告;美國大型連鎖店如沃爾瑪和Target去年都開始測試面容識別技術,綜合閉路電視資料和手機網絡「追蹤」用戶,研究他們購物習慣,尚待正式推行。
& H4 j" J' h6 {/ H! p6 Z9 [2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 ^+ \0 d0 \, s6 Y
使用面容識別公營機構亦越來越多,紐約都會運輸署在橋樑及隧道試用技術識別司機和乘客;去年亞馬遜被揭將相關技術Rekognition供聯邦調查局試用,激發民權和規範的爭議。
5 E$ H, Y, R! o5 T* a美國《紐約時報》/Vox網站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