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堆填區獨白:通脹失蹤之謎(楊懷康) - 楊懷康

5.39.217.76! W' ^: u0 u* m; p, d% j! @

8 v! |7 {% Z: M公仔箱論壇摩星嶺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邀得三位聯儲局要員——一位前理事及芝加哥和波士頓聯儲局分行的現任總裁——設壇議論美國貨幣政策對亞太地區尤其中國的影響。重磅級人馬講熱門題材豈容錯過?於是跟起碼200名中環人赴會。乘興而去,敗興而返,倒是見識了當今主宰世界金融的聯儲局如何決策。公仔箱論壇6 \3 `' ]- M: H" t8 ^

' A- `7 a; ~$ i芝大商學院的亞洲校園原先設在新加坡。後來聞說學術自由出了狀況,曾蔭權政府誘之以摩星嶺臨海靚地,馬會及袁天凡、李慧敏夫婦出資,加拿大譚秉榮建築師以樹屋為校舍設計意念,如此這般撬了過來。原址為英國特工拘留所。為了敉平六七暴動,招呼過好些土共(包括傅奇、石慧)在此吃皇家飯。如今拿來作育英才,亦將有利於香港乎?5.39.217.761 f+ ~$ R7 e. j) n4 \6 a

$ R& H! _* I: m% y1 f" f5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敗興而返者非獨鄙人。答問環節末尾,路透社記者發難:諸位高談聯儲局政策,如何影響亞洲尤其中國可不置半詞;文不對題,何也?波士頓的總裁勉為其難打圓場:中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受聯儲局政策影響。然而吾人之職責乃穩定美國經濟,其他地區非首要考慮。果如此,以對亞太及中國的影響為講壇招徠,能不觸犯《商品說明條例》?
2 R: v# b, s) A& Z+ jtvb now,tvbnow,bttvb
- m, q+ @" M2 ttvb now,tvbnow,bttvb除了文不對題,三名大員對貨幣經濟學的掌握同樣叫人失望。一位芝大舊生以此相詢:芝大學生奉貨幣理論的MV=PT為鐵律。量化寬鬆,單是聯儲局即發鈔達兩萬億美元;發鈔量(M)大增,卻無絲毫通貨膨脹(P)迹象;聯儲局甚至出盡吃奶之力亦無法提高通脹率至2%的目標水平,何也?
$ U+ [6 t% q& y) S"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b7 E6 ]( F" X4 {; v5 W
芝加哥總裁來個反高潮回應:「這確是個謎團(Puzzle)。」他指鐵律中的V——貨幣流轉速度——許是停滯不前,以致物價(P)漲不起來。哪怕V紋風不動,貨幣供應量大增,物價也該郁一郁吧,怎麽反而有通縮之虞?莫非以貨幣理論聞名於世的芝加哥經濟學派給拆了招牌?
" p) |  {* Z' ~3 ^5.39.217.76! P! A+ {* Q+ R, R) T+ L" z
即使貨幣流轉速度停滯不前,責在訂定貨幣政策的要員也該有個說法吧?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如何改變人的經濟行為以致貨幣不再流轉?當中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可有個角色?萬一不知甚麼原因流轉速度重拾升軌,又將是何景象?到時聯儲局又能應付否?tvb now,tvbnow,bttvb5 k3 W  U3 Z( b' W4 S
5.39.217.767 u" C( S' _# v+ e8 K% [
此亦非最教鄙人失望之處。校舍大堂掛有過百張跟芝大有關的諾貝爾獎得主的照片,除了楊振寧、李政道、李遠哲及崔琦這四位華裔科學家,尚有跟芝加哥經濟學派齊名的佛利民和無緣躋身芝大經濟學系的海耶克。如若躬逢其會,聽到三位大員說今天的聯儲局如何議訂貨幣政策,兩位前賢將作何感想?
" ]/ e' U/ T5 S- ?8 j: F1 W# E: H; O5.39.217.76
3 V6 M9 @! j# W$ }: o$ s$ B5 m聯儲局成計劃經濟機構公仔箱論壇3 A# {& n. H- @$ N0 Z
眾所周知,佛利民跟海耶克堅信中央計劃經濟注定失敗。讓這三位大員說來,聯儲局念茲在茲,則莫非計劃經濟——微調經濟活動,精準至四分一個百分點。波士頓總裁指他們以2%的通脹為目標,以目標的上下四分一個百分點為限,有把握通脹不會突破界限而闖出禍來。
, \( t. U$ i: z& u" b6 w/ s& U. }
' J9 p: n& ]$ Ltvb now,tvbnow,bttvb坐在聯儲局華盛頓總部會議廳的大員果能如斯精準地掌握經濟狀況?海耶克認為聯儲局固無此本領,別的計劃經濟機關亦不可能有。一位聽眾沿此理念挑戰精準調控之說:你們說沒有通脹,可是誰不知道年來樓宇物業以至藝術品等資產的價格飛升?你們真的知道現實是何世界?波士頓總裁承認確有好些不同的通脹指數,可是他訴諸權威,堅持聯儲局的數據最能反映實況。tvb now,tvbnow,bttvb* Q/ L' Y+ B# U0 H! F  V
1 f/ v/ Z" \$ P
即使準確,數據是面望後鏡,只能反映已發生的事實,政策可是要向前看。芝加哥總裁坦言沒有數據能精準反映前景,故此管控人們的預期心理最為要緊。其關鍵是聯儲局決策要絕對獨立,不為政治壓力左右以建立公信力。這有可能嗎?聯儲局諸公並非民選,理論上沒有選票壓力;可是他們是由民選的總統任命,而歷任總統無一不試圖左右貨幣政策,其分別是程度輕重而已。5.39.217.763 ~# w& s* ~' y+ b0 q3 H
tvb now,tvbnow,bttvb2 H+ ~) t" U% q( c% w) |
職是之故,佛利民主張廢除聯儲局,代之以「自動波」——不管經濟好壞,年復一年以4%的升幅增加貨幣供應量;甚至將之寫進憲法,以免吃飽飯沒事做的人手多多壞了好事。今天的芝大顯然已不彈此調,取而代之,是如何管控人們的預期心理,如何精確微調通脹——如何當其偉大的計劃經濟工程師。泉下有知,自由市場忠實信徒佛利民、海耶克能不扼腕?
( B4 ]4 P7 l7 `7 ~4 T- g
+ _3 C2 P6 ^1 C6 D! M3 @楊懷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