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星期再向立法會提交三隧分流議案,要求表態。本來以為政府上個月撤回議案後,應該已經深切反省。豈知這只是我的一番情願。再次提交上立法會的所謂「新議案」居然與上個月舊議案一式一樣,沒有隻字不同!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陳帆上次撤回議案時候口口聲聲說要「尋求大同」,今日居然原封不動再次推出方案,難道他聽不到市民的反對聲音?
3 R. _7 H. F8 ~5.39.217.76; O/ g% z& V& k* R6 }+ c, U
三隧分流方案的問題我在多個場合已有詳述。總而言之,紅隧及東隧隧道費的近乎一倍的巨額加幅,將會對市民構成極大的財政負擔。方案亦對東隧使用者不公平。政府數據顯示,假設當真實施三隧分流,至2021年每日僅400架原先使用東隧的私家車、的士或電單車,會改走其他隧道,僅佔東隧私家車、的士或電單車總車流量0.6%。從結果而言,東隧擠塞照舊,使用者卻須多繳付近一倍隧道費。
; b* ?$ Z5 f7 e3 K# @. Q: U/ `公仔箱論壇* b3 g- J/ d* M6 ] P
問題癥結在乎於紅隧、東隧加幅過高,但政府絲毫沒有正視問題。政府今次提出的三項「優化方案」就完全避開兩隧隧道費,但就強行將幾項本身應該進行甚或已經進行的政策,與三隧分流混為一談,牽強附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5 t+ y/ l6 \5 {0 u
9 w. E% i0 H3 _- Y/ E* m
「優化方案」的第一項,政府承諾會於2023年檢討香港道路的交通收費。實質是西隧專營權於2023年到期,到時候政府必然要檢討收費,與三隧分流是否獲得通過根本毫無關係。況且檢討收費之後,下調隧道費並非唯一可能性,亦有可能繼續加價。
( P8 P# G. s+ Y0 R' I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 M, }; n8 P& t! E: x& w' Q
第二項關於自動電子收費系統的「優化方案」更加荒謬。明明上個月立法會討論將藍隧道的時候,政府已經明言系統會擴展至其他隧道。事實上,電子道路收費早在80年代開始研究,今日政府冠其名三隧分流「優化方案」就當是新政策,這與成功爭取太陽從東邊升起有何分別?
) r/ }: z& S* L/ A) l; o公仔箱論壇3 [$ c; d; X6 i' _
最後一個方案,政府建議利用東隧及紅隧多收的隧道費成立智慧交通基金,用以改善交通安全。然而,兩條隧道三年零八個月多收的隧道費不過是10億左右,相比起政府萬億庫房儲備,等同九牛一毛。若然真是有心改善交通安全,不如索性即時撥款,又何必等到四年後基金有錢才做?公仔箱論壇- X9 i4 `, d E1 _% D7 x" r1 F8 M
5 g% O4 L4 b6 c4 T4 L
! v+ \0 ^0 N9 N5 n9 L
廣思他法 尋求出路0 [; E( X$ m0 I# ?
隧道分流原意是好,我亦曾經向政府提出過不少反建議,奈何政府鐵板一塊。就隧道收費而言,政府本可與西隧商討進一步調低收費,以調低紅隧、東隧的隧道費加幅;政府亦可提出凍結紅隧、東隧收費,承諾20年內不再加價;除隧道收費以外,政府更可直接補貼隧道巴士營運,令隧巴路線收費減一至兩元,而非補貼整間巴士公司。可惜政府未肯採納任何建議,我看不到有何空間支持現時三隧分流方案。5.39.217.76% V( x3 v: \$ f9 N6 x
0 [/ S6 `7 Q+ u, y& V$ _長遠而言,由於本港汽車增長急速,在不久將來,西隧亦將面臨擠塞問題。到時候「分流」與否已經沒有作用。有意見認為應該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我同意應盡快研究,但未必一定是唯一方法,畢竟接駁道路未必能夠負荷、選址亦未有清楚共識。大家不妨跳出道路為主的舊思維,香港市區其實沿着維港兩岸及各海岸線發展,本身擁有發展海上交通的地理優勢。政府長遠應推行更多港內線渡輪服務,或甚至參考倫敦、紐約的經驗,推行水上巴士以接載居民「過海」,讓市民避免擠塞的陸路交通。# I- H) g! o1 a& O: j) k
tvb now,tvbnow,bttvb; _/ [, Y% u) d' \
譚文豪
9 X4 Q+ a6 x/ N) e5.39.217.76立法會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