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習禁評」催生中國政治分化 (時事評論員 沈舟) - 沈舟

! x1 @* T; {) I5 w
2 b: v1 u/ t: ~7 ^
「習禁評」是習近平總書記六年前上台後不久,網民贈與他的一個綽號,以描述中共對國內網絡越演越烈的管控。新年伊始,「習禁評」同志又大駕光臨。他的新年賀詞由於用典不當被網民吐槽,刊登新年賀詞的《人民日報》和新浪微博都限制評論,更多網站則完全關閉了網友評論。更有甚者,重慶網民黃成城、廣東網民朱雲楓因為使用翻牆軟件瀏覽國外網站,本月初遭公安傳訊及罰款,罪名是「擅自建立、使用非法通道進行國際聯網」。
# ^7 _, P& E: s1 n$ I: h0 I4 C
+ v$ }+ i9 [; M9 c5.39.217.76輿論控制在毛澤東的極權主義時期就存在。在毛時代,由於計劃經濟和鐵幕政治,大部份老百姓對毛澤東提倡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無產階級革命深信不疑,這種意識形態支撐人們全盤接受官方的輿論宣傳,民眾對於不同於官方的反動言論可以做到同仇敵愾。
5 S9 u2 Z1 E3 v) j/ r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C" z9 D+ ?' E/ o  b
反極權力量年輕化公仔箱論壇4 ]) [. {; M# o1 U) a
但到了習近平的後極權主義時期,中共的意識形態已經破產。改革開放後,中共費盡心思,不斷修補官方的意識形態,但市場經濟使人們獲得了相對獨立的生存條件,國門打開和互聯網發展使他們擴大了視野,陳詞濫調的說教可以讓中共鴕鳥式地高呼自信,但不能再阻滯老百姓耳聞目睹得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公仔箱論壇5 G4 i( Y4 l& H* ]% s) g9 D* ?

$ P* C2 S/ R  a- @後極權主義由此催生了中國政治分化的兩個新趨勢,即反極權力量的年輕化和左右派合流。中國的異見聲音近年來多由4、50歲及以上的知識分子發出,但十九大以後,年輕的反抗聲音頻頻出現。去年7月,29歲女子董瑤瓊在上海海航大廈前向習近平畫像潑墨,公開宣洩對中共專制和暴政的不滿。11月,草根青年祁怡元、張盼成身穿寫有「反對習禁評倒行逆施,反對共產黨一黨獨裁」字樣的衣服,疾呼要求言論自由,拍成視頻上網。近日因翻牆而受到處罰的黃成城和朱雲楓也都是80後青年。
8 K; H4 n/ K- d. w- b: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1 c8 k. l' ^9 S5.39.217.76「多抓魚」是內地一個二手書知名平台,其買家30歲以下的佔了75%。新年第一天,該平台公佈2018年度暢銷榜,顯示「關於極權研究的社科書籍非常搶手」,而前20大暢銷作家中,就有經常對極權主義發出批評聲音的余英時、索忍尼辛、龍應台、資中筠等。少年智則國家智,有人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麽書市是否是思想的氣象站呢?
! J) J: W/ l+ w2 L! h* n( [" f公仔箱論壇. }6 J; P5 b* \) V% ~1 v4 Q4 a
中國政治分化的另一趨勢是反抗極權力量的左右合流。國內學界新左翼、自由派、新儒家、基督教研究等不同政治觀點的28位領軍人物,曾於2013年8月在牛津大學威克利夫學院簽署《關於中國現狀與未來的若干共識》。儘管他們在很多問題上分歧嚴重,但在「權力來源於人民,建立法治社會,追求多元、自由的文化」諸觀點上形成了共識。「牛津共識」發表五周年後,參與者之一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高全喜認為,今天的現實更為嚴峻,更凸現上述共識的重要性。5.39.217.76, J! M/ r. V& K, c: r

% W: o: b. s& ?4 Z; K' j. U4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除了精英人物,左派的草根階層亦在加入反極權鬥爭的行列。去年北上廣深一些信仰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大學生以及左翼人士聲援深圳佳士公司工人維權行動,反對官方打壓。十九大後,連官方喉舌《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都抱怨黨的宣傳部門對自己的壓力,多次呼籲「給正常的批評留一點空間」,「如果媒體弱,國家能強大起來嗎」?
/ }" t1 h6 Y/ ?: Y5 H- @" k5 Z8 r( S# k( W% }9 s5 @
中共高壓之下,右派在傳承接代中蓄勢,左派也正在改變自己的建制派形象。輿論控制不但沒有為中共的合法性提供支援,反而讓反對派的隊伍日益壯大。輿論可以控制,思想不能強求,「習禁評」同志不應該認真反思一下嗎?
( q' _' e" T7 M1 d  i1 ?" K8 j2 O
) C' R0 y! t, S;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沈舟
% G8 O  x, _1 l: D1 v; W1 a1 P- u時事評論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