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8 h* `% n+ R$ Z7 Ztvb now,tvbnow,bttvb) I9 L; {* G3 R! t# x
先有《國旗法》,又有《國歌法》,理論上只要政府嚴格執法,每一個香港人以後都要以莊重姿態來面對國旗國歌,否則便會負上刑責。而且與其他地方比較,特區政府為國旗國歌立法所建議的刑罰標準是十分嚴苛的。
2 V; h7 Q( o$ L" F: B9 Y5.39.217.765.39.217.76& l3 C+ m5 f a
近日,政府為樹立國旗國歌的權威,也要進一步彰顯國旗國歌所代表的政權的神聖及無上權威,就要變本加厲把這一種「國家」的象徵圖騰化,建議以後議員宣誓之前都要奏國歌。看來,這一種把國旗國歌日日夜夜陪住大家的延伸,可以無限量的推展開去。除了彰顯那所謂國旗國歌要烘托的那個國,又凸顯那個把國壟斷了的政權的象徵意義之外,說不定還可以產生十分實在的政治作用。以後除了選舉主任的DQ絕招之外,議員宣誓時當然不可以再搞甚麼花樣。一旦有看不順眼的人選上,也可以隨時說他宣誓就職前國歌高奏的時候某個眼神或某個動作不夠莊重崇敬,讓政府官員又多一個藉口可以否定選民的選擇。tvb now,tvbnow,bttvb! k I* c5 H: a0 U# K: J" G
( H1 ~( A9 `- x6 A公仔箱論壇不要以為這一種說法只是杞人憂天,觀乎過去幾年北京官員的嘴臉,想想特首領導下的特區政府官員的所作所為,也回想一下那些建制派議員的嘴臉及言行,他們這些人要把原有制度破壞到底的衝動確實是越來越強烈及毫不掩飾。只要權力不受制約,操權者的異化墮落與制度的崩壞都可以是沒有底線的。tvb now,tvbnow,bttvb8 D7 V1 k0 k- B4 N" d2 Z! c
" {8 D& x4 ]$ T6 [( Y
問題是把國旗國歌進一步圖騰化,就可以令人接受那些以前無法接受的公權惡行?多奏幾次國歌,又有法律強制的要求在手,可能在表面上令更多人要顯得莊重崇敬。但如果這一種態度不能確立在真心誠意地對國家及政權的認同,事事都要抬出國旗及國歌這些被圖騰化了的政治工具來壓人,真正的效果只會適得其反,除進一步挑動部份人的逆反心理外,也會成為政權及民眾之間的矛盾長期延續及惡化下去的平台。公仔箱論壇/ V# {" s8 `- C) u" J: ?
tvb now,tvbnow,bttvb2 Y* L/ @' u! N, S- k
今天,大部份香港人都應該明白,國旗及國歌背後包含了多少扭曲人性及慘絕人寰的故事,對這個政權的所作所為也是心裏有數。但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有必要在一些升國旗奏國歌的典禮上發難。只要這個政權發財立品,收斂一下自己的橫蠻與威權姿態,才能逐步洗刷這面國旗及這首國歌所包含的負面象徵意義,到時根本不需要有如嚴刑峻法的《國旗法》及《國歌法》。
+ o1 c# t8 E" g. H- M
& C7 l# Z/ _5 O0 Ztvb now,tvbnow,bttvb徒增青年反感5.39.217.760 b: ?5 C5 J( q4 G; y1 y
須知道,圖騰只能震懾無知的或另有所圖的人,對於今天連威權政府都無法完全控制而有所知的絕大多數人,越是刻意要把國旗國歌變成圖騰,不但騙不了人,還會令這個圖騰衍生出與其原來意圖剛好相反的圖騰含義。今天最有強烈衝動要向國旗國歌展示不敬的人,正是有強烈情緒要否定由這國旗國歌代表的那個政權。
) ]5 @; j5 b. E' p
5 B4 U4 n) W& y& _' y! ]tvb now,tvbnow,bttvb向國旗國歌喝倒采最起勁的年輕世代,絕大部份都是成長於主權移交後的第一代特區新香港人,為甚麼他們對國歌國旗最缺乏敬意?說穿了,其實是他們不認同一個過往作惡多端而死不認錯,今天又不守信諾卻又竟然不時惡形惡相的中央政府。國旗國歌就是他們要反對的這個政權的象徵了。如果以前天天在學校升國旗、個個禮拜唱國歌、晚晚扭開電視都要聽幾遍國歌的成長經驗,累積起來也難以令他們對這個政府有丁點兒的崇敬之心,議員宣誓前多奏一次國歌就會有點石成金的效果?看來只會令他們更不屑去認同那面國旗及國歌代表的政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4 b% y8 C
0 F) p1 Y, p! x* J- L, {
一個在保障人民權利上劣績斑斑的政府,近日竟然不怕面紅,持續向加拿大政府作人權控訴,可能還有能力去動員少數愛黨盲毛去硬闖人家的法院,拿出國旗、唱着國歌來示威抗議,但他們在呼應的,其實是一套言行背反的邏輯。天天看着這一類荒謬劇,真的令人大倒胃口,究竟是誰令到那一面國旗及那一闋國歌變得如此不堪?為甚麼那一面國旗及那一闋國歌總是帶來這麼多令人難堪及憤怒的聯想?# N# y# {$ u l4 C8 Z
公仔箱論壇& v$ u; k3 x: D3 \5 r% g
鍾劍華9 f$ l3 B0 W* z& I" D ?) @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