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3 U5 c9 i" r- z% ]0 S$ N5.39.217.76布雷斯稱沒有搜尋過桑拿,但仍在facebook看到相關廣告(路透社)
9 L, q' H: R1 U: J) a* ?- j$ E5 ^! u/ d' A6 `$ A# u* B3 @
澳洲悉尼一名女子早前與朋友談論過有關桑拿的話題後,儘管她未曾搜尋類似字眼,社交網Facebook卻出現了桑拿廣告。這種針對社交網用戶賣廣告的方式,引起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的質疑,該會希望透過修法去監管fb這類社交媒體。- M# V6 B1 u6 R' x
, u6 t. Q G! W w5.39.217.7623歲的布雷斯(Adelaide Bracey)透露,她數周前與朋友討論過有關桑拿的話題,不久後她的fb頁面就出現了桑拿廣告,形容情況「令人不寒而慄」。
% H! h! q# K+ P# S5 o9 j8 i, I公仔箱論壇! f/ n# J; }- X" J* |0 u2 u
她強調:「我沒有搜尋過(桑拿),之後就有廣告在我fb上出現了,這真的很恐怖。我平常搜尋過某些東西後,接着幾天都會有相關的廣告出現。甚至有時候我沒有搜尋過,純粹只和朋友討論,廣告都會出現。」經營兒童娛樂生意的布雷斯表示,自己雖然沒有小孩子,但亦曾收到一些學校廣告。
& E7 b7 g# U& d$ F% Q( U公仔箱論壇
+ _3 n2 ?: v6 {2 _1 B社交媒體使用的廣告追蹤器會用來監視用家的上網習慣,在收集資料後,市場公司就會提供針對性廣告。ACCC質疑這個做法,提出修改私隱法案,希望更有效地監管Google及fb等社交網如何獲得及使用賬戶資料。
' m% x4 G7 y! ]$ f9 Z) ?( h) m. z3 J
ACCC主席西姆斯(Rod Sims)稱,若用戶知道社交媒體會這樣處理他們的資料,會更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搜尋紀錄,他說Google及fb所收集的數據,已超出用家願意主動提供的資料,並希望日後社交媒體在收集用戶數據時,會為用家提供「選擇參與」(opt-in)的選項。5.39.217.767 h1 u2 D9 ~7 @' x
tvb now,tvbnow,bttvb* _! |* I u; W: C- A5 C5 H
fb於2016年曾發表聲明否認竊聽用戶對話,「有報道指我們一定是聽到用戶的對話後,向他們投放相關廣告,這不是真的。我們是根據用戶的興趣及其他賬戶資料來展示廣告,不是根據他們大聲說的事。」
% s* i& e2 a9 ]" ~5.39.217.76
+ B( \0 G6 x U- m( }" O, _公仔箱論壇英國《每日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