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高級知識分子的緊張性頭痛

世界知名畫家梵谷(1853-1890)在法國南部阿爾作畫時,邀請住在大溪地的高更來他那兒一起創作。1888年,兩人在黃色的屋子內無休止的爭論,使梵谷拉緊了每一條神經。他無法應付高更更冷靜的辯論,也無法和他那鋼鐵般堅強的神經相比。高要曾寫信給梵谷的弟弟西奧說:「令兄的確有些憤怒,我希望使他慢慢冷靜下來。」「我與梵谷意見相同者甚少。」4 e  n  v# g9 f; E) c
9 p6 d7 @& m2 A0 X
 梵谷最後在興高更吵架後,於心神混亂中,割下了自己的一隻耳朵,並將他送給一位妓女。' F; g3 A, ?8 u6 v0 ]- X& Q+ c

0 @" Z& k+ B- l5 J7 h6 d! t! G5.39.217.76 1890年,他轉赴奧維,與業餘書家嘉舍大夫認識。梵谷原來是想給他治療,不料醫生比病人還要憂鬱,而且坐立不安。梵谷曾說:「我想我們不可仰靠嘉舍大夫:況且他的痛苦不比我的嚴重,至少也相等。讓一個盲人引導一個盲人,兩人不都可能一起跌入溝裡嗎?」5.39.217.76  c; S& I- [! ], z% A3 i* V3 V

: u2 N- d& i3 E" v 雖然如此,兩人還是成了很好的朋友,梵谷還為嘉舍大夫畫人像畫︵見圖︶。畫中的嘉舍「悲哀而溫柔,卻又明確而敏捷」,左手按著指頂花,右手托腮,看起來是如此的憂鬱和疲倦。
, t6 p$ e4 {1 j% Z) ?) @tvb now,tvbnow,bttvb
% s" H- j( }& O9 ^% j9 j 1890年,梵谷自殺去世時,嘉舍守在床邊,還為梵谷畫了一張瞑目的頭像,也算是一種無奈的回報梵谷因為精神太緊張,以後癲癇不斷發作,最後自殺身亡。而治療他的嘉舍大夫,看起來也好不到那裡去。% s% d, c( F6 j. C( f; f: Y
1 O5 j2 `& p. w7 A
 事實上根據最近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發作性的緊張性頭痛,其盛行率為38%,而以30至39歲的人最多,女人又比男人盛行率高了16%。白人比黑人多,不管男女皆是如此。而研究所畢業的人其盛行率最高,到達49%。但慢性持續性頭痛的人只有2.2%,教育程度也較低。
! F2 X& N! o) w: e" ytvb now,tvbnow,bttvb
+ h7 D! k8 B- h 這個研究顯示陣發性的緊張性頭痛是相當常見的。教育程度高的人,壓力較大,也較容易出現頭痛。這就應驗了一句話:「傻人有傻幅。」
' U" E' y7 g! L0 d! y, [+ m- Y8 E
" |/ X; |! v9 W$ v" m) n公仔箱論壇 在這個生活緊張忙碌的社會,也許有時裝瘋賣傻可能日子會過的較舒服些。梵谷和嘉舍大夫都太敏感了,這對健康是有害無益的。
6 t! v. E' _& @% I  ^7 _: q5.39.217.76
( I' p9 f( f; r, J!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8 F1 m5 q$ ^1 a& f2 G5.39.217.768 ~; n( R) s- F7 u7 q  g3 R" C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天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