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接近高盛中國(高盛中國投行業務,包括高盛高華以及高盛(亞洲)的投行業務線統稱)多位高層人士透露,近期大部分陸籍高階主管陸續收到「請退信」,其中執行董事以上級別離職率達40%,恐掀起高盛集團進入中國大陸以來,最大一場人事地震。
# y" _5 }: b* F2 k高盛集團去本土化策略,將現有大部分陸籍高階主管請走,空出來的位置將由高盛集團指派的海外高階主管接任,職位調整將陸續在2013年春節前完成。
5 T; V8 [) F, x5 Y7 Y2 E7 f5.39.217.76據證券市場週刊報導,早在2012年2月,高盛中國已內部通知,時任高盛中國投行業務總裁、高盛高華證券CEO蔡金勇很有可能離開高盛中國,赴國際金融公司(IFC)任職。tvb now,tvbnow,bttvb' \1 y0 n( S# y: e" \9 k$ U. {2 h
隨著今年8月蔡金勇離職公告後,這位中方最大的保護傘體面的離開,高盛集團拉開「請退」大幕。
0 G3 y( t* J& I3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高層人士透露,在年底前大規模請走高階管理層,高盛的如意算盤之一就是再也不用逞強支付大筆員工激勵費用。
/ u; w4 B' O. W( r公仔箱論壇根據高盛(亞洲)2011年年報披露,2011年員工激勵計劃中已支付6,074萬人民幣(下同),2010年為3,633萬元,增速近一倍。若加上高盛高華2011年員工工資及福利為2.24億元,僅2011年一年近3億元的人工成本接近高盛(亞洲)全年收入的60%。公仔箱論壇. l8 ?' q; r, T# g% W% o
證券市場週刊指出,在2005到2007年,高盛投行團隊透過既可以選擇高盛高華在大陸做業務,也可以透過高盛(亞洲)做海外業務的模式,躍升為中國IPO規模的前5大。
4 k% L3 E4 z6 T8 Y* `4 E市場人士分析,外資投行前幾年吃香,是因為教會了這個市場如何做IPO,但IPO其實是技術標準工作,並無太多個性可言,換言之,誰都可以做,且做多了,外資的優勢就不明顯了。7 Q2 y4 Z2 l5 }" K5 h
高盛集團已宣布,從2013年開始不再增加對高盛中國的投資。根據高盛(亞洲)年報顯示,2011年對中國市場注資3,430萬元,2010年則是7,54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