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牙周病治療後,可能再次復發??專家提醒1動作不可少!


% L, R8 K" J/ q8 ?55歲的陳太太(化名),因右上後牙的牙齦腫痛、牙齒微搖、咀嚼疼痛至醫院牙科求診。經檢查後,發現陳太太在3年前完成全口牙周病治療後,並未持續定期回診追蹤,導致右上後牙牙周病再犯。經牙周清創與牙根整平深部治療後,順利恢復牙周健康狀態。公仔箱論壇1 G3 @8 X* Y7 S

. N$ `9 W6 h* n, Z% ~- I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牙周病盛行率高達90%。牙周病為慢性疾病,臨床症狀並不明顯,除非急性發炎時引起牙齦腫痛,或經由定期牙齒檢查,才會被診斷出來。. d9 g, d' e: q( m% B3 p! @
tvb now,tvbnow,bttvb, S7 M# b% [$ t3 e$ Z* x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林玫吟表示,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所引起,若口腔衛生欠佳,牙菌斑長期累積在牙齦周邊,而細菌便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發炎並導致破壞。
( M% }1 D) A4 \7 Q; E! |4 `5.39.217.76公仔箱論壇4 O- O7 Q+ m: r' A3 L4 l
牙周病通常伴隨牙周囊袋加深與齒槽骨的破壞,常見症狀包括,牙齦紅腫或發膿、牙齦易出血、牙齦按壓疼痛或悶痛感、牙齦萎縮、牙根敏感、口臭、牙齒縫隙或動搖度變大、牙齒位移或變長、咀嚼酸軟無力等。) Q5 l) n# p# R* g) R! s! g

1 b7 Y8 z3 Y8 K8 Z; g.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林玫吟指出,牙周病的治療,首重病人口腔衛生教育。若能維持高標準的口腔清潔,輔以適當的潔牙工具,再加上專科醫師的專業治療,可大幅減少牙菌斑造成牙周破壞的機率。
9 ]' @5 k& ]& b8 l0 s/ g
- ?' t* b7 k% G) W林玫吟進一步說明,若罹患牙周病,全口牙周治療包含:非手術治療,包括X光檢查、牙周探測、口腔照護衛教、正確潔牙指導、牙齦下刮除、根面整平術。
; e; i9 `7 O8 J& R9 B公仔箱論壇5.39.217.76; {9 Y* X  L7 C/ \  H6 H6 D( |! o; K3 N
在追蹤4到8週,視牙周復原情況,經專科牙醫師評估後,是否需要進一步接受牙周手術治療,以達到更深部有效的清創、減少牙周囊袋深度,並予以牙周組織再生機會。
) l% E. y& \8 D& Y  J% ^
6 G7 {8 u! R# M; j在治療完成、達到穩定後,需每3到6個月定期回診接受牙周支持性治療。除了必要的維護外,同時也藉由洗牙檢查牙菌斑控制情形,以及透過牙周囊袋再探測,及早診斷是否有新發展的初期牙周病徵兆。
& Q; m# V. ]; G6 k- e% r; t: }, F8 f% l: `/ j9 z1 u& k# H  g2 ^  V
林玫吟指出,因為隨著時間推進,高標準的口腔清潔通常會退步,因此,牙菌斑的定期維護和牙周狀況的嚴格把關控制,才能確保牙周維持穩定健康且減少復發的機會。5.39.217.764 S( d9 o, m3 D* l# C, o: g
公仔箱論壇1 M9 G8 B- m  K4 m+ z% I& N6 h
成功的牙周病治療,有賴牙醫師與病人的密切配合。呼籲牙周病治療之後,必須持續正確徹底清潔牙齒,同時也要增強個人抵抗力,維持均衡營養、遠離高風險因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更別忽略定期回診檢查的重要性。
% w# T5 z$ B1 f. H( ^5 K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