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邊是否有朋友,經常抱怨自己記憶不好,剛剛跟你講完話,又再問你剛剛講了什麼,腦袋似乎變得不太管用,但身體沒有什麼疾病,因此感到擔心且情緒有些低落。50歲的曹先生(化名)是一位高階主管,平時有規律運動習慣、年度健康檢查皆無異常,近幾個月來覺得自己容易忘東忘西,上星期說過的話又會重複再問一次,注意力無法集中。平日工作壓力極大的他,工作之外也肩負家庭照顧責任,總覺得身邊的人無法理解他的狀況,也擔心年紀輕輕就失智了,心裡的煩惱無處可說,直到朋友介紹到「腦力暨心理諮詢門診」,尋求腦部功能及身心壓力之健康諮詢。經心理師詳談之下確認沒有記憶方面的問題,是曹先生自我要求高,面臨工作與家庭壓力讓他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狀態。經安排心理諮詢之後,協助曹先生從困境中尋找身心安定。3 `+ |. b; D2 z
" y+ h% g, X1 N# M- u& o6 v7 \3 w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林佳嬅臨床心理師表示,隨著大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許多人容易擔心自己未來是否可能罹患失智症,雖然有很多外力無法控制的因子(如:年齡、遺傳),但美國阿茲海默氏症研究及預防機構 (the Alzheimer′s Research & Prevention Foundation)提出六大方向,可以提早先做預防來降低失智或腦袋當機的風險:1規律的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度強度之運動。2參與社交活動:參加志工活動或是定期參與社區活動。3健康飲食:減少糖分攝取、避免食用反式脂肪、採取多蔬果、堅果及不飽和脂肪酸油的地中海飲食方式。4心智活動刺激:學習語言、烹飪、插花、太極拳等新事物,玩數獨、麻將、桌遊之類的遊戲,或是經常更換散步路線等。5有品質的睡眠。6壓力管理。除此之外,戒菸、控制血壓及血脂、體重管理、勿過量飲酒,皆可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 Z: U/ z/ a ~公仔箱論壇5.39.217.762 v7 R9 v* v/ H' q! ~; |, ` x, g
林佳嬅臨床心理師說明,有些民眾會發現家中剛退休的長輩因為對未來感到茫然、社交活動越來越少,整日簡居在家中無法適應退休的生活,不願意跟家人談談;一些照顧家人的照顧者因為感到孤單無助、常有燃燒殆盡之無望感,希望有人可以理解自己或是可以抒發情緒;或是有些職場人總是感到記憶力變差、不想動腦,甚至曾經腦袋空白的感覺,同事問話也回答不清楚,睡眠品質差又很疲倦;這類民眾都是「腦力暨心理諮詢門診」服務的對象。
. ^( ~8 G* E V! E. ^' s! R2 \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1 G6 X; [0 C% i6 L. q
林佳嬅臨床心理師呼籲,除了平時自我檢視,若總是擔心或困擾腦袋當機的問題,亦或是憂慮自己是不是家族遺傳的早發性失智的問題而經常腦袋空白,建議可尋求專業的協助。 5.39.217.768 a; c+ {) M. r+ d# m
公仔箱論壇" v7 P' \ p3 m( u4 H
台灣新生報! B0 ]' l0 _# r6 r$ j3 i
8 X9 ~$ a/ W6 f$ }/ b0 h7 J9 o g7 [: D( W1 b! m
; ^2 D: l) \ a( Z% t公仔箱論壇
4 L6 K0 R% l5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