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總稱為代謝症候群,並非是一種特定疾病。執業中醫師林高士表示,代謝症候群是以多種代謝性疾病合併出現為其特色,屬於中醫溼阻、消渴、肥胖症等範疇,致病內因為人體真氣不足,致病外因為飲食沒有節制、情緒不穩定、勞逸失去平衡所造成。
: x" }4 b( J& x. E1 [0 e公仔箱論壇
3 L* U3 w9 h* F6 d9 c6 F3 R% B公仔箱論壇林醫師指出,現代醫學界定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方式,主要是以五項危險因子當中,倘若包含其中三項或以上者,即可診斷為代謝症候群,包含腹部肥胖、高血壓、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太低、空腹血糖值太高及三酸甘油酯超過標準。
' J! X9 U- x1 T3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7 }, k3 U6 W
林醫師指出,傳統中醫認為,致病內在因素跟真氣有關,古籍《黃帝內經》就指出,「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意思是說真氣運行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特性,倘若真氣不足將導致氣機失調、氣化失常,進而造成代謝功能紊亂。
0 _$ _7 l) `$ o- Q/ f0 f5.39.217.76
" u: y9 X: O& n: D* Z5 s+ g致病外在因素當中,過量攝取大魚大肉、富含脂肪的油膩食物、喝酒不懂得節制,容易影響到脾胃、肝膽等功能,最後造成代謝問題;倘若長期情緒不穩定,人體肝膽將失於疏瀉,波及脾胃往往導致功能失常;勞逸失去平衡容易促使脾胃功能紊亂,比如過於安逸、缺乏運動,甚至久臥傷氣、久坐傷肉,傷氣則氣虛、傷肉則脾虛,最後出現代謝症候群。
3 ?" w% A: Q8 C4 V* u5.39.217.76
( l: e1 ~* o1 o z( f預防保健之道,建議民眾應適度飲食、多吃低卡高纖食材、建立健康活力的生活型態、持續規律運動、積極減輕體重、針對危險因子輔以藥物治療、定期追蹤檢查等,特別是運動最有益處,因為運動可以活動筋骨、通暢血脈,促使身體機能正常運作,運動也對減輕體重、降低血壓和改善血脂異常等很有幫助。tvb now,tvbnow,bttvb, n; W8 _; z T2 P
* `% B- o% S2 K7 x" X) D- b6 c. S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