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7歲女性,雙腿布滿紅紫色點狀斑點,就醫發現竟罹患紫斑症,但她使用傳統類固醇治療無效,考慮切除脾臟治療時,手術前卻發生腸胃道出血,經過緊急治療才得以手術;不料術後血小板數量仍未上升,家屬心急如焚,在醫師建議下,注射血小板生成素治療,血小板才回復到7至8萬/微升,如今病情穩定控制中。
, _) @ Z0 W; g. a @6 q! O5.39.217.76
2 Q8 O% x0 g8 T/ k) k紫斑症是自體免疫性疾病 出血斑塊應留意2 I9 t7 w+ R9 P4 C$ j+ X/ J9 o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劉大智指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體內因不明原因產生抗血小板的抗體,進而破壞血小板正常功能;或血小板製造不足,導致血小板數量減少,使得皮膚容易有針點狀的出血點,約3mm大小,嚴重時四肢布滿大片出血斑點,引發血尿或腸胃道出血、甚至肺部及腦部出血而死亡。+ p0 O$ m. a# n) g. P) ^
tvb now,tvbnow,bttvb9 x4 o; m1 X6 H( {) R9 n1 V) y
國內約2300名患�̡@700名病情嚴重
# o7 Q7 C5 `( J; C) G+ P. }據統計,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的發生率約萬分之1至2,國內每年約有2300名患者。劉大智主任說明,此症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類,急性好發於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使用口服類固醇治療,約3至6個月就能痊癒。慢性則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女性較男性多,年度死亡率約千分之2,第一線治療同樣是使用口服類固醇,約有7至8成病情可緩解;第二線則是接受切除脾臟治療,但只有3分之2的患者有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p) K h1 U6 P, C
$ B" ]% H! l! g5 }, X! n, F, o
若類固醇無效 血小板生成素治療接棒5.39.217.76) J0 g" x8 i2 K6 W4 [- ~& H
劉大智主任強調,長期使用類固醇恐影響免疫系統,引起月亮臉、水牛肩、骨質疏鬆症、容易感冒,甚至出現腸胃道出血等副作用,若治療3個月以上,血小板數量仍未上升至5萬/微升,過去建議切除脾臟治療;但許多年長患者無法開刀、不願接受開刀,或擔心術後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生活品質下降等疑慮,現在則建議第二線治療使用血小板生成素,藥物治療無效最終才切除脾臟。
: P& ^+ K$ H: G6 l3 G公仔箱論壇, y8 _! x. _# J2 \' U5 O
血小板生成素治療 醫囑性佳、更安全公仔箱論壇0 {' ?% ~, t( u p4 Q
劉大智主任說明,血小板生成素治療,分為口服及皮下注射兩種,當作第一線治療,效果可高達8成9,健保雖有納入,但給付限制較嚴格且自費藥價昂貴,建議用於第二線治療,緩解症狀效果也有5成以上。目前國際上ICR與ASH的治療指引也建議第二線藥物治療可使用血小板生成素,臨床上尤其是每週一次的長效針劑,醫囑性佳、副作用更少,更沒有藥物、食物交互作用的影響,效果更好。提供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患者,另一種更安全的治療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