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及廣府人一直把難為情、尷尬的局面稱為jy2,而寫法一般寫為「瘀」。但其實「瘀」是誤寫。所謂「瘀」,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積血」:「瘀,積血也。從,於聲」。即因為身體撞傷而瘀血積於表皮,而呈現青黑色的現象。積血青黑與尷尬並沒有直接關係,古亦沒有以「瘀」字解釋尷尬的情況。故這個「瘀」字只代表粵語中身體受傷時的那個jy2字。
: \4 Q1 _7 _6 l' v- u5 F9 Y公仔箱論壇# i2 p) ?* l7 e" r
作者解釋這個詞語jy2原應為「窳」。「窳」讀jy2,原意乃「凹陷低下」之意,其後引申出事物粗劣、人心敗壞以至人疲弱/懶惰等意。粵語的jy2就是承接了「窳」的低下之意,即解釋為感到「卑下、卑微」之意。古正有「窳隆」一詞,本為「凹凸對比」之意。但沈約的《奏彈王源》一文中有:『若乃交二族之和,辨伉合之義,升降窳隆,誠非一揆。』其中的「窳隆」即身份卑微與高顯的並列,這亦顯示出「窳」字有「卑微」之意。故「窳」可說是jy2的遠祖。
9 \7 T0 t" |: u1 v# J. Y9 @9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p. {( c+ S- e) \; }
而且,稱感卑微羞愧的jy2不是廣府話的專利。現在山東話亦稱丟臉、難為情為「窳」,與粵語同出一源。而牟平話說「丟人臉」是「窳俚向道」、「太丟人」了說「窳俚不夠」。另廣府話的jy2作動詞時指挖苦別人,這個jy2亦應寫作「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