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勿讓奴性害死中國

                                                                                        夫子自唱 - 劉銳紹公仔箱論壇9 L- b1 x4 ^3 v( a8 p
                                                勿讓奴性害死中國                                               
' ~- g- ]5 f2 E9 g                                                (2012年06月05日)AM730
公仔箱論壇2 J& l) F6 W  Y% h8 G% Q& m
                               
! o( R) j9 M& Y! J, Z
                                                                                                                                                                                                                                                                                                                               
* \' ^2 I- F: a' x/ S% p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_; `# E8 A; h; Z+ x
                                                                                                                                                                                                                                                                                                「六四」二十三年了。這二十三年裡,我沒有停留在「六四」的悲情之上,還會不斷思考怎樣令中國富強而開明。想呀想呀,忽然發現還有一件事情同樣重要,就是怎樣令大眾警惕那些阻礙中國開明的因素,也就是那種自欺欺人、比鴕鳥還鴕鳥的奴才性格。
% D% Z6 I9 v. |0 M7 F最近,我聽到一些長期享用中央恩惠、至今仍然接受餘蔭的人士在暢談「六四」。他們的論點令我再次體驗到:奴才是多麼的懂得避重就輕,轉移視線,表面客觀,實質是替主掩罪。
$ N" E. X% d! {! d' f4 d; z& H" Q他們的主要「理由」是:「六四」有很多內情還未透露出來,當時的背景一定很複雜,不宜胡亂猜度,人云亦云;現在,還是再等一下吧。這樣的「理由」,就是把所有已經公諸於世、昭昭於眾人眼裡的真實歷史都視為廢物,還告訴大家:大凡不是出自聖上金口的東西,都不要相信。可是,他們又沒有乞求皇上「傳朕口喻」,賜告實情,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們這些鴕鳥繼續鴕鳥下去。
+ c7 @- K% f/ P. O/ w0 _. _5.39.217.76他們的另一個「理由」是:中央的用詞用語已經很溫和了,雖然中央沒有平反「六四」,但已「不再罵那些搞動亂和鬧事的人是暴徒」,也沒有再罵他們「以下犯上,搞亂國家」,這不是已經龍顏息怒,不再追究他們的死罪,大家還不快點謝主隆恩?
6 K0 g# z! a2 t! z, V9 l中國的文字的確可以騙倒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出自王侯將相口中的語言,更有迷倒天下眾生、令人感到皇恩浩蕩的威力。但是,收斂惡言相向,是否等如放下屠刀?是否等如知錯能改,從此洗心革面,佛手仁心呢?$ R% Z" y# }& p( T2 X
替北京開脫還有一個「理由」,就是中央對一些涉及「六四」的人已經網開一面,讓他們回國,對他們禮遇有加,還讓他們享受言論自由,氣氛已經比以前寬鬆得多了,這不是實質的改進嗎?5.39.217.76  A0 d; j+ M: F2 x7 W8 K% i
上述的寬鬆,只是統戰政策的需要而已。也許奴才本身也是「被統戰的得益者」,或者是同一陣營的受惠者,當然只會想到那些寬大為懷的例子,但他們對那些至今仍然流亡海外、去國懷鄉、被迫拋親棄友的人士,卻視而不見。好一種以點概面、以小節掩蓋核心的手法,請君細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