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名人子弟的鍍金學

                                                                                        夫子自唱 - 劉銳紹" I8 K% |. y" `5 |: r  Y% A4 j
                                                名人子弟的鍍金學                                               
! u" Y: `7 }0 Htvb now,tvbnow,bttvb                                                (2012年04月27日)AM730

' M9 X: q1 K8 r( X4 X; H' A7 u% r                               

6 f! r3 p" F1 X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G% c# h& `* Q$ _: B* S1 C
                        公仔箱論壇# e9 @6 t: b( ^7 {6 {1 ]5 q' m
                                                                                                                                                                                                                                                                                                薄熙來出事後,其子薄瓜瓜也成了新聞焦點。最近,薄瓜瓜首次發表聲明,說他的學費主要來自獎學金和母親的律師和寫稿收入。6 @8 m% E4 o* D# f4 x* ?/ Q& H
外界無法否定他的說法,但可以質疑他的說法是否完全真確。如果把一些權貴後代在外國留學的事例作為參考,更令人感到貴家公子在海外留學,多是一種「鍍金學」而已。
8 }! o0 m9 L' x(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實,中國權貴後代紛紛到歐美留學或經商,早在二十多年前已經開始。有一次,中共元老陳雲在高層會議上,頗為自豪地向在座的領導人表示:「除了我和鄧大姐(指鄧穎超,周恩來遺孀)之外,請問還有哪一位領導人沒有子女或親戚在外國讀書或經商?」此語一出,眾人尷尬異常。公仔箱論壇) g+ _8 p) m( c) M4 l; K1 q
不同的人有不同反應。有人私下說,陳雲的兒子陳元那時候年紀偏大,早已過求學年齡,較難到外國留學;後來陳元在中國金融界扶搖直上,也毋須到外國經商。至於鄧穎超,根本沒有子女,陳雲自然說得口響。也有人說,出國留學有甚麼不對,陳雲的話反映他仍是古老石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0 i8 x$ I) U- {$ u* r
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應否出國留學,而在於留學的實際效果。去年,我重返英國一行,就聽到不少權貴後代在英國留學的片段,令人感慨萬千。5.39.217.763 N% i& o7 Q4 C# u# ]% n
不少權貴後代把留學視為「鍍金」的過程,因為他們這一代如果在中國的大學畢業,已經變得不吃香,必須到外國(主要是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學泡一泡洋水,取得一兩張學歷的「沙紙」,在人生履歷上鍍一層金,日後在中國仕途或商場中才能大展拳腳。在他們眼中,中國的大學,即使是北大、清華,只是二三流大學,如果他們在這些大學畢業,只會變成二等公民。這種重洋輕華的心態,從他們的父輩到他們本人,已經形成一種慣性思維。
5 e7 L: s! T, v/ S3 r為了取得一兩張「沙紙」,而且是「好看的沙紙」,不少權貴後代已懂得找人代勞。在英國的華文報章上,替人寫論文的廣告毫無掩飾地刊出,而且名碼實價,一篇大學畢業論文開價大約八百英鎊,博士畢業論文則開價一千五百至二百英鎊。既然有人代勞,權貴後代自然不用寒窗苦讀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