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捉準思路 改革先鋒 力推「騰籠換鳥」 放權社會組織


, [4 ]  G  s- Z$ V3 t' J汪洋(中)今年4月到珠海調研時,與一個文化活動中心內的民眾親切交流。(網上圖片)- [- Q+ F: c  v. }$ K

6 D* z! r. k& r4 \% f( P7 f3 E( n5.39.217.765.39.217.76+ Y$ X- X3 z) m( d
汪洋(左二)到廣東上任不久,就到佛山一間工廠與留廠過年的員工共進午餐,顯示其關心基層的作風。(網上圖片)
/ t' T- [; i7 Q5.39.217.76
7 p. I% K0 C* d2 |0 n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一直被視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熱門人選,他既曾在中央的國家計委、國務院辦公廳工作過,又有安徽、重慶、廣東的地方經驗,現年57歲的他,還是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最年輕的一人。廣東一向以來都是官員晉升的重要「跳板地」之一,他的前任李長春、張德江都逐一晉升中央。過去5年,汪洋常被拿來與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相提並論,但與薄相反,他一直以「改革者」姿態出現,要破舊立新,固然得罪人多,雖然曾經有對他不利的傳聞,仍不減其風頭。明報記者公仔箱論壇6 E. L2 U% D* R9 W

  c5 o0 Z7 M. l, u- e* I汪洋曾被稱為「少帥」,但兩鬢也初現斑白,只不過他刻意不染,反而又成為個性標誌之一。他出身平凡家庭,與胡錦濤、李克強既同是安徽老鄉,又都曾在共青團系統工作。如今他主政廣東已快將5年,從開始的登高一呼「殺出一條血路」、「騰籠換鳥」乃至現時的「幸福廣東」,既有烏坎事件、「撐粵語」等群體事件的驚險,也有「創新社會管理」等講來很沉悶、實際仍備受高層矚目的行政改革。
+ Z  n; B$ ]. [! `8 ftvb now,tvbnow,bttvb0 o2 N6 M; ?5 c) Z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風向標,要求主政者不僅要把握大局、更要能夠超前一步。汪洋素能「捉準」中央思路,在銅陵任市長期間推行解放思想而獲鄧小平賞識、在安徽推行稅制改革而受朱鎔基讚賞,他自2008年開始「騰籠換鳥」,也切合中央的經濟轉型大方向。( A6 r' q# e$ A  j* E, D- h

3 Q% A: S' _! d  s+ C* z* `4 `. etvb now,tvbnow,bttvb倡珠三角一體化 發展核電
  R  ~* h; t/ D
6 M3 U2 M% w. i9 C! j7 j5.39.217.76但汪洋的舉措引發港商、台商的反對,尤其在2008年底全球經濟重創,以出口為經濟支柱的廣東亦大受打擊,令「騰籠換鳥」推行遇阻,各地政府為保經濟陽奉陰違,但在2009年初,國家主席胡錦濤表態支持「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爭議才稍為緩和。之後的兩份大型規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及廣東省「十二五」規劃,則將「轉型升級」推向更高層次,包括珠三角「一體化」,以及發展核電、造船、重型裝備、高新技術等「先進製造業」。
, Y3 }7 N- i/ J, {tvb now,tvbnow,bttvb
: l- X: V0 i8 b+ ltvb now,tvbnow,bttvb精簡行政架構 肅清吏治公仔箱論壇4 _& N4 X: U: D% \! Q  u0 q. D) o6 X

' D* R: v8 R6 t/ ?公仔箱論壇另一邊廂,「降級」卻是汪洋在行政改革上的思路:放權社會組織、精簡行政架構、改革審批制度,統稱為「創新社會管理」。這一方面是廣東需要藉此釋放經濟活力,另一方面也是國家對廣東「先行先試」的寄望,尤其是民政部長李立國多次與汪洋會面,為其改革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的管理辦法提供理論和政策支持,若在廣東推行順利,未來有望推廣到全國。同時,在深圳、順德等地推行的大部制,既減少公務員編制,也被認為是汪洋肅清吏治、掃清官場障礙之舉。
" T8 I3 p3 O( ?7 i2 L0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A8 c# v$ O
屢為騷亂拆彈 化險為夷
# {& c. \6 _5 G2 ]3 I5.39.217.76/ G+ w% D) V9 {% m
然而,2011年6月接連發生潮州古巷、廣州增城騷亂,然後是9月的烏坎事件及12月的汕頭海門抗議,無疑令汪洋顏面無光。調派負責社會管理的省委副書記朱明國前往烏坎,是汪洋「拆彈」的重要一步,儘管至今烏坎事件仍未算100%解決,至少避免了事件擴大。8 m3 s# n# Z( V$ q# m

1 M* K6 _" `, S) f- P5 e5.39.217.76汪洋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強調烏坎事件的處理並無制度創新,只是「落實」現有法規,但朱明國其後兼任政法委書記,又令「創新社會管理」融入全國政法系統改革這一盤大棋。9 o, |9 a3 c6 r6 T* }/ J) ~
tvb now,tvbnow,bttvb! Z% @8 D  d4 A0 \  c8 U* ?
此前,汪洋常被用來與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比較,因為二人都頗有個性,面對傳媒時妙語連珠,但治政理念大相徑庭。汪洋作為「前任」,在公開場合對薄熙來及重慶舊部禮讓三分,但在薄熙來被「雙開」後,汪洋率先在省委常委會上表態支持中央決定,或者此時才真正顯出「捉準中央思路」的內功。tvb now,tvbnow,bttvb6 d. u- R3 O+ a, y2 e) u) J, A' h

. W" R$ r* I$ u
1

評分次數

  • gztvb

口不離鄧小平 繼承開放遺志
2 q) n0 o5 P- J4 D. X* b  x- b5.39.217.76
. i4 }/ \" L  ]4 ?0 D汪洋在仕途的飛升據傳與中共元老鄧小平有關。傳說1992年鄧小平南巡返回時停留安徽,點名要見時任銅陵市長的汪洋。但這應該是個美麗的誤會,鄧小平在南巡最後一站確實到過安徽,但他的專列火車只在蚌埠站停留了不足1小時,連安徽省委書記盧榮景都未見,更不用說銅陵市長汪洋了。tvb now,tvbnow,bttvb$ g! E- j9 g) n0 _( L' G) w
公仔箱論壇2 T# n8 z' I5 e$ ?  m
倡廣東「叫板新加坡」5.39.217.766 `- f3 B" a2 a/ b7 v
' P& I8 x( @. [% [8 m4 A; C
汪洋口不離鄧小平卻是事實。15年之後,汪洋在廣東提出「叫板新加坡」,他對新加坡《聯合早報》解釋,這是繼承鄧小平遺志:「當年鄧小平就是這麼講的,要求廣東要超過新加坡。現在實際上經濟總量是超過了,但是我們的人均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你們人均(GDP)3萬多美元,我們4000多美元。」他還說,鄧小平當年也要求,不止在物質上要超過新加坡,「精神上也有這個任務」,「我們現在在精神上與新加坡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提出『叫板新加坡』,實際上是對鄧小平先生遺願的一個繼承性的說法。」
2 t8 P& h% V$ A1 A; i0 `" \+ z* K5 x' H! t# \! C! M! w: K5 N8 A0 F4 Q7 m
「我都學廣東話」 平息廢粵語風波- W  b( E' `% n
6 b4 R  @3 A; p: D1 a
汪洋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講過廣東話,上任之初還多次公開嘲笑廣東省人大主任歐廣源的「順德普通話」難以聽明,但據聞官場中人聽他在私底下其實已學會不少粵語。2010年發生的「撐粵語」事件,也因他一句「我都在學廣東話,誰敢推普廢粵?」而告平息。
3 L9 `% ]" J, ?
2 o2 ^( Y! o* k4 m, A修改政策消外省人怒火
: C4 c6 h0 F  B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3 q, x5 M9 n$ U5 G+ h
2007年12月1日,汪洋在履新當天即在全省領導幹部會議上說,要「努力當好一個廣東人」。不過除了他,廣東省還有數以千萬計的「外省人」,當中的大多數又是低層勞工。2010年7至8月期間,因廣州市民擔心粵語頻道電視台會被取消,集會「撐粵語」,引發本地人與外來人對立情緒,數日後汪洋回應記者提問時說「我都在學廣東話,誰敢推普廢粵?」爭議才慢慢平息。但是,2011年接連發生潮州古巷鎮及廣州增城騷亂,都與外省籍人口管理不善有關,迫使廣東再修改政策,以示對外來工人更多「關懷」。
9 `; [1 l2 y2 D* }! E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l; ?$ C0 z& T8 R0 w& ?+ ^4 ^# J3 g
偶回鄉探母 最愛吃燒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z3 }5 _2 d9 H3 g% B% W4 I  J3 R
tvb now,tvbnow,bttvb: F% B1 q% k1 n7 |* I  K6 \
汪洋對於自己的家人向來絕口不提,唯一例外是提及過自己80歲高齡的母親,稱母親每次給他打電話,都會囑他「出門要注意安全」,他以此指摘傳媒以獵奇、感官刺激來引人注目,「久而久之,廣東就成了兇殺、暴力、跳樓、拐騙,各類事故頻發的地方,在我的老家,他們得到的信息就是這樣,廣東是一個亂得一塌糊塗的地方……」。
0 Q; y9 T, _3 Q0 N: Z0 @& htvb now,tvbnow,bttvb
6 N5 Z% a$ \) q. c4 [) c嘆鄉人對穗印象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X2 w2 K9 d* Y. \( N

# Y# U2 |2 v9 E  d, _汪洋早年喪父,對母親感情特別深。由於母親愛住老家,所以即使汪洋節節升遷,也未隨他搬離。汪洋7年來曾兩度回鄉探母,最近一次是去年10月,與母親相聚3小時,共進午餐後離去。
  y7 {0 g7 _2 T" X7 n; Mtvb now,tvbnow,bttvb  y! d: |) a: Y5 \& l6 s
汪洋最愛吃的是家鄉的燒餅,每個僅售1.5元人民幣,上次他回鄉時,妹妹也為他準備了10個。汪洋上次回家驚動當地提前3天整修道路、粉刷外牆,他回家當天沿途數公里還要戒嚴。但他7年前是在春節夜晚獨自一人回家,住了一晚後在清晨離去,外人多不知道。5.39.217.76, I" ]! @! s( ^. Z, T# _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