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海升溫水平上升颱風來臨大水浸風險提高

天文台最新研究發現,本港海水溫度過去 35年來上升了 0.5℃,有生態學者指出,海水變暖有利海藻生長,海產吃了含有毒素的海藻,人類吃後容易出現食物中毒。海水受熱膨脹,天文台指根據國際研究,海平面有可能再上升 0.4米,屆時本港出現如 08年颱風黑格比帶來的風暴潮,將由 50年一遇加密至 5年一遇,大水浸風險提高。公仔箱論壇. o7 P1 Z/ a8 o& Y% {* \& q" {
: @% n7 k' p( u4 F
天文台 30多年前開始在北角量度海面溫度,每年平均維持在 22至 23℃,去年錄得破紀錄的 23.6℃。台長李本瀅月前在網誌稱,近期計算結果顯示,「驚訝地發現海面溫度自 1970年代以來上升了 0.5℃」,與全球趨勢一致。李本瀅指出,這 0.5℃不可小覬,因為海水極難加熱,要將一克海水提升 1℃,需約 4焦耳能量,比將同等份量的乙醇、木、沙、鋁和鐵等多出六成至近八倍不等,意味人類近數十年產生的熱量被海洋吸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O. N2 P& }& Y7 ]/ R
5.39.217.76; Q* S; d" w9 \
毒海藻增生食海產高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2 @) D- m! s
       
1 y# W6 P/ h! y+ \5 K! c公仔箱論壇6 M# ~/ ^9 a$ m1 G( ~1 i# X& n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部助理教授梁美儀表示,靠近海洋表面生長的珊瑚,無法抵受溫度上升而死亡,變成白化珊瑚,成為藻類生長溫床;全球暖化也令降雨量大增,令海洋出現上淡下鹹的「水體分層」情況,令珊瑚抵受不住而死亡, 98年本港海域便曾出現這現象。梁美儀指出,有的海藻有雪卡毒等毒素,海藻又是魚和貝殼類食糧,牠會將毒素儲在體內,人類吃這些毒海產後,毒素超標,便出現食物中毒,輕則腸胃不適,重則神經系統受干擾而麻痹,嚴重可引致死亡。李本瀅在網誌也指出,科學家估計由 1993至 2003年,海水遇熱膨脹已令海平面上升 18毫米,若全球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不變,本世紀末之前海平面將進一步上升超過 0.4米。李本瀅引述天文台最新推算,一旦如是,過去 50年一遇的風暴潮,將加密至平均每 5年出現一次,情況就如 08年颱風黑格比吹襲時,帶來 3.53米高的風暴潮,「單單是海水受熱膨脹已足以引起災難。」天文台科學主任李細明解釋說,現時平均每五年會刮起高出海平面 3.1米的小風暴,若海平面平靜時因全球暖化而升高 0.4米,這種小風暴便會「升呢」至 3.5米高的風暴潮,屆時海水湧上岸邊情況,不只出現在西區海旁,甚至湧到尖沙嘴海旁,令水浸風險大增;原來 50年一遇的風暴潮也會更強勁,增高至近 4米。
4 f2 {% u; _/ g! r* `$ x, n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1 R# U) W8 G! {9 c" P

. ]; o7 e' c4 w  |3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全球暖化,本港酷熱日子增加,圖為石澳弄潮人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