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官司拖欠 5000萬訟費3600懲教員集體被追數
一場懲教員追數風雲一觸即發! 3,600名懲教人員,近日集體接獲律師追數信,追討多年前他們集資控告港府索取 20億元超時津貼案敗訴後,所拖欠付的 5,000萬元訟費,每人平均被追 1.4萬多元。有被追數懲教人員質疑,當年有工會人士游說「包底」夾錢打官司才參與集體訴訟,有人最多付上 6,000元,現時竟被追數。他們質疑當年集資款項下落,考慮報警求助。
7 i. D2 n+ k( H) W2 A: U7 b, N5.39.217.76
+ P7 ~! I% o% q5 r6 d任職懲教助理的阿華(化名)本月初接獲一封薛海華律師行發出律師信,信中限期他於 5月及 6月初之前,分別付清涉及 1999年、 2004年及 2005年、三宗向港府索取超時補水賠償的政府及律師行訴訟費,否則會採取法律行動。攤分後阿華等 3,600名原告人各需付 9,610元政府訟費連利息,另要支付律師費用 4,400元。' x3 W" x9 E* k2 o: n, {8 Y( e2 C2 J
3 l/ C# G3 Q2 |) ]6 N. |0 b& `
籌錢打官司索超時津貼
4 m' q2 f |/ ?# v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_$ L, e/ Q; G: Z: d: \- g
當年夾錢打官司的懲教人員阿華(化名),近日接獲律師信,追討 1.4萬元費用。
/ u& X9 D0 n9 L1 W" S% s1 `# T7 F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E" B6 U6 f; |7 V8 L& P4 {/ r8 H
阿華表示, 1999年他與 3,600名懲教人員,集體向港府興訟追討 20億元超時補水,這宗本港史上最大宗的世紀訴訟案當年轟動全港。事緣 1998年前總懲教主任邵連子成功向港府追討在西貢萬宜船民中心候命時的超時津貼,取得 40多萬元相等 200多日補假的津貼。當時擔任懲教事務職員協會初級組主席的黃偉雄向署方提出,同樣要在懲教署院舍「通宵候召」( overnight on call duty)的員工應可獲相同賠償,但被署方拒絕。雙方最終對簿公堂。阿華稱,當時自己亦心大心細,但其間有懲教事務職員協會人員,到各懲教院舍向當值同袍游說,「話每人夾 500蚊,包打官司,包打到上終審!」當年他和不少同袍因此入會參與訴訟。其後員方索償敗訴,阿華直言收到追數律師信時感到詫異:「當年工會啲人應承包打官司,點解家又追我哋數呢,而且工會從未公開(籌款)數目」。他直指,由 99年至今 11年,一直無人交代 3,600人所付款項下落,現時又要再支付律師費,擔心有如「無底深潭」。他說同袍致電律師行查詢,但對方無明確表示付了 1.4萬元便一勞永逸。 1 {" Z. x. O3 ?9 T0 E6 e: s$ ]
+ T# R# v* B! r; O今日召開會員大會跟進阿華稱,當年參加訴訟人員由懲教助理到懲教主任都有,協會收集名單後委託律師行於 99年 10月循民事向高等法院進行訴訟,追討達 20億元超時津貼。原訴一方選出 11宗個案作代表,代表的資深大律師以原訴人要在下班後留守營房或居所通宵候召,與在工作地點留宿候命人員相同,原告人更因此無暇與家人敍天倫作理由索償。03年 10月,案件開審時港府以通宵候召只屬職責一部份,不算工作,拒發超時津貼。翌年高院以通宵候召屬既定工作範圍,並無違反公務員規則,判懲教人員敗訴。 05年 10月,原訴再向上訴庭上訴,一個月後遭駁回。 06年 11月他們上訴至終審法院。一個月後,終審法院判員方敗訴,其後他們即被追討與訟雙方 5,000萬元訟費。香港懲教署懲教助理總會主席文志強稱,日前收到會員就被追討當年訴訟費求助,今日會召開會員大會,商討如何跟進事件。至於被指當年有自稱懲教事務職員協會人員游說同袍打官司,該協會現任初級組主席趙志強對「包底」打官司傳聞不予置評。一名資深懲教人員指,現時懲教署共 6,650人,這宗事件涉 3,600人,除 500多人已退休或去世,捲入追數風雲逾 3,000人,幾佔懲教人員總編制一半,擔心員工士氣受損。
2 Z2 s( m( n5 L4 x/ |" x0 @, j t
, `/ m$ K6 ]# j" R3 m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V: u, I1 b% e3 D! ]8 H
2006年 11月,懲教員追超時津貼案上訴至終審法院,曾擔任懲教事務職員協會初級組主席的黃偉雄(前左二)亦到場聽審。前左三為薛海華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