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昨日(周四)在一片爭議聲中,於挪威奧斯陸( Oslo)領取諾貝爾和平獎( Nobel PeacePrize)。這位戰時總統九天前才宣佈向阿富汗增兵三萬,和平獎放在他手上,恍如戰爭與和平在交戰,冷嘲熱諷四起。奧巴馬在演說中以「公義之戰」為增兵辯護,強調武力有時是「必須」的。他承認與歷屆得主相比,自己的貢獻「微不足道」。
/ \. q. m4 m9 Etvb now,tvbnow,bttvb# X' H) e+ @% E$ O9 A
奧巴馬昨日在妻子米歇爾(Michelle)陪同下,進入奧斯陸巿會堂,出席和平獎頒獎禮。在華裔鋼琴家郎朗演奏蕭邦( Frederic Chopin)的《E大調練習曲》後,奧巴馬從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手中領取和平獎獎狀和獎牌,全場嘉賓站立熱烈鼓掌。諾貝爾委員會兩個月前宣佈奧巴馬是今屆和平獎得主時,全球嘩然,許多評論指他只有承諾未有功績。奧巴馬在全長4,000字致辭中,一開始就表示自己是以「深深感激和極度謙卑」的態度接受這個榮耀,承認相比起許多「獲得這個獎項的巨人,像(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等,我的貢獻微不足道」,世界上有許多人為追求公義而被囚禁,許多人熱心從事人道救援工作,「他們遠比我有資格獲獎」。公仔箱論壇0 s* L# f8 G4 z! x! `, f
) b+ @2 F! q6 c/ e0 L( V tvb now,tvbnow,bttvb' i7 I1 Q( R7 F: I" K$ _
當奧巴馬和夫人米歇爾進入奧斯陸市政廳出席和平獎頒獎禮時,全場賓客站立鼓掌歡迎。
4 H( ` }4 H) C+ T$ G7 a7 @3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0 P$ c2 q$ u" N# O& E3 R. [6 D5.39.217.76 6 }2 M6 C# _5 p- t1 O; k: E
奧巴馬跟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右)會面時,太太米歇爾替他清除西裝上的塵埃。
1 `/ x1 r! m* ytvb now,tvbnow,bttvb! P0 {: [; O: h3 D1 X! |) U) {
「非暴力行動無法制止希特拉」奧巴馬是1990年來首位在任美國總統獲頒和平獎,也是歷來第三位獲獎的在位美國總統。他承認自己獲獎具爭議,不只因為他「剛開始踏上世界舞台」,更因為他是正在打兩場戰爭的美國三軍總司令。在頒獎市會堂外,昨日就有逾5,000名反戰示威者,等候給這位戰總統給他領獎喝倒采。戰爭與和平怎麼能並存?奧巴馬以公義為美國開戰辯護:「非暴力行動無法制止希特拉的軍隊,談判不能說服阿蓋德組織的領袖放下武器。渴望和平,不足以達致和平。」奧巴馬又提到 1964年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King)說過「暴力永遠無法帶來永久和平」,但他作為一國的領袖,有責任保護國家,說有時必須用武。奧巴馬又列出發動公義戰爭的條件,就是自衞、協助被入侵國家和基於人道立場。他坦言「不管戰爭有多公義,也會造成人道悲劇」,增兵阿富汗意味「將有人殺人和被殺」,但當戰爭必須打起,美國就必須維護道德和遵守一定的操守,「所以我禁止虐待,所以我下令關塔那摩灣監獄關閉,所以我重新確定美國遵守《日內瓦公約》」。奧巴馬強調,戰爭以外還可透過外交途徑和嚴厲制裁,對付欲發展核武的伊朗和北韓,以及踐踏人權的蘇丹、剛果或緬甸。他說:「追求和平的人,不能對那些準備核戰的國家坐視不理。」他又向全球追求自由的人致敬:「我們見證着(緬甸民運領袖)昂山素姬的尊嚴,在津巴布韋冒着被毆打危險仍勇敢地投票的人民,以及數以萬計在伊朗大街上無聲遊行的人。」他指「希望和歷史都站在他們的一邊」。奧巴馬領獎前說:「希望自己成功令全球無核化、穩定阿富汗局勢、在對抗氣候變化等工作上取得成績後,可平息一些認為他不應獲獎的意見。」但反對他獲獎的人士,早就在奧斯陸巿內張貼起大批海報,寫上他競選總統時的口號「改變」,但後面加了一個問號。$ p% H: M( v5 k' o' A
7 Y; [$ w* |' l' \8 H
7 Z( w3 R) T( j- x" K; ?- i
中國鋼琴家郎朗在和平獎頒獎禮上演奏助興。
- J# Q' J& u6 u1 M
' u B6 ?! o4 k$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 L* U% |2 B& n6 B. O
在和平獎中心奧巴馬照片擺放在馬丁路德金旁。
2 u2 ~& `7 ^% D0 x% |/ k
6 ?9 w Q1 b( A; w;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c8 C$ I I8 o0 Z2 {, |$ stvb now,tvbnow,bttvb奧巴馬從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手中接過獎牌和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