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安全內閣16日晚舉行特別會議,批准以軍征召7.5萬名預備役軍人,這是自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軍最大規模的征兵行動。當天,以軍完成1.6萬預備役征召工作,大部分是對展開地面戰至關重要的工程兵部隊。與此同時,以軍封鎖了通往加沙地帶的3條主要道路,並將那里列為軍事禁區,大批坦克和數千以軍部隊在邊境地區集結。
# O) V9 [, ` }- i. C$ D3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v2 B5 Z8 `7 P
以軍發言人莫迪凱還放出風聲,稱以軍正為對加沙地帶發起地面進攻做准備,“今晚不會平靜”。加沙地帶邊境地區的居民紛紛離家躲避。一時間,以色列與加沙地帶邊境的空氣中彌漫著地面戰即將來臨的硝煙味。+ V! N) X: q0 V& N
) a& F! f' _( i+ A, C0 V
以軍14日發起對加沙地帶的“防務之柱”軍事行動,迄今已動用飛機、軍艦和坦克對加沙地帶600多處目標實施密集轟炸,轟炸力度和範圍不斷擴大。但連日的狂轟濫炸卻未達到消除哈馬斯火箭彈威脅的預期目的。相反,哈馬斯拒絕服軟,不僅每天將密集的短程火箭彈射向靠近加沙的以南部地區,還頻頻使用遠程火箭彈襲擊以中部腹地。
& W0 b! X8 w! ^% t9 N2 X8 E' _5.39.217.76
) Y2 {9 Y% T H& Ctvb now,tvbnow,bttvb 特拉維夫是以色列最大海濱城市,也是該國經濟金融中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議會和政府所在地,對以色列具有重要象征意義。分析人士認為,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近日遭襲表明,東部硅谷和人口稠密的中部地區已處於哈馬斯遠程火箭彈的打擊範圍內,這是以色列政府難以容忍的。同時,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以軍打擊並未能迅速實現預期目的,主動擴大戰端的內塔尼亞胡政府如不盡快消除哈馬斯火箭彈對以色列的威脅,將難以向民眾交代,也將危及其在明年1月底議會選舉中的勝算。
4 O- F' R C8 d3 u$ B3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G% n9 T2 o5 Z
然而,戰爭機器一旦發動,事態發展往往會超出任何一方的控制。以色列政府如發起地面進攻,就必須考慮這一行動可能帶來的後果。一旦戰事膠著,以軍未能在短期內達到行動目的,相反卻出現以軍傷亡情況,進而引起國內民眾不滿,反而會對內塔尼亞胡的選情不利。此外,2008年年底以軍發起“鑄鉛行動”造成加沙地帶平民傷亡嚴重,引起國際社會輿論強烈譴責,對以政府來說也是一個需要吸取的教訓。公仔箱論壇3 ]6 F) X" k! Z
# Y3 Q( ^4 }& _5 A) P: ltvb now,tvbnow,bttvb 另一方面,埃及政權的更迭和整個阿拉伯世界政治生態的改變,也讓以政府多有顧忌。與哈馬斯關系密切的穆兄會上台後,埃及曾多次公開對哈馬斯表示支持,16日更派出總理甘迪勒訪問加沙地帶以示聲援,其他阿拉伯國家也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予以嚴厲譴責。以色列如果發動地面進攻,還必須考慮自己能否承受已宣布召回大使的埃及是否會中止與以色列的外交關系、甚至撕毀埃以和平條約這一嚴重後果。
: y) d# L, w* _6 r4 {; K
; r: K$ {, i9 R- a2 a6 ]tvb now,tvbnow,bttvb 在西方盟友的陣營中,以色列近幾年得到的無條件支持也在下降。以政府在加沙地帶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一直是歐盟國家和西方反戰人士批評的目標。作為以色列的堅定盟友,美國總統奧巴馬16日晚與內塔尼亞胡通電話時,雖對以色列表示支持,但同時也對雙方平民死亡表示遺憾,並傳遞出美國希望以方克制避免戰事升級的信息。在是否對加沙地帶發起地面進攻一事上,以色列還必須考慮美國的態度。
1 x. n3 M( [4 _" j; o( h6 j5.39.217.765.39.217.769 q! }; ?, C* E5 }/ E
17日正值猶太人的安息日,以軍一方面在加沙邊境按重兵不動,一方面加大了對哈馬斯政府機構的空中打擊強度,將哈馬斯總理辦公室和內政部全部夷為平地。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是否會對加沙地帶發起地面進攻,取決於哈馬斯反擊的力度、以政府對哈馬斯的軍事打擊的目標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國際社會和輿論對以巴衝突升級的反對程度。5.39.217.76+ ^$ N$ G5 s7 w: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