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祿當年與一群大學生發動八九民運,八九民運衍生了香港支聯會。 21年來,李祿與支聯會主席司徒華都沒有忘記對方。華叔說李祿是「最冇忘記八九民運嘅人」。當年同被通緝的學運領袖則寄語戰友:「追求民主自由就是為了精神與物質上的富裕,但若是僅僅追求物質富有而視基本人權被踐踏於不見,是我所唾棄的。」7 r1 T( H$ W* C+ k
' m% Z, k: c/ i9 U' L
司徒華見過李祿好幾次,大讚李祿沒有忘本:「佢係所有流亡海外人士,最冇忘記(八九民運)嘅人」。華叔憶述,李祿至少兩次捐款予支聯會,第一次是在 2006年,華叔訪問美、加期間,「嗰次聚餐拍賣我嘅一幅字,佢(李祿)同另一個人都有競投;佢最終冇投到,讓咗畀人,但都照樣捐番叫價嗰筆錢畀支聯會,好似係三千蚊美金。」公仔箱論壇+ b; o7 M8 P; [; S$ _* c
5 U) |% G" F# r( Z) f「冇講過一句反面說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L. J% m: g, V5 P8 m: w! e3 m
tvb now,tvbnow,bttvb @& ]- a! k$ P
八九學運時,李祿(右起)與封從德、王丹、柴玲等學運核心人物,不時發表講話。
" R+ ?9 u3 _: Y$ c1 F! |5 F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 q6 a9 c& w$ I g
還有一次,華叔到紐約訪問,李祿在聚會中同樣捐出三千美金予支聯會,華叔說:「我覺得佢好有心,即使佢從事生意,對海外民運人士亦好關心同支持;而且一路以來,對八九民運冇講過一句反面說話。」華叔祝願李祿在商界繼續有所發展,「亦希望佢以後一直繼續支持中國民主發展」。同在六四後被中共通緝的學運領袖馬少方說, 08年他曾赴美,在洛杉磯與李祿見過面,其時李祿已是成功投資人士。對於戰友富起來,馬少方有感而發:「在我看來,這 21年裏,無論是國內的朋友還是國外的朋友,都活得非常不容易。國內的人受到打壓,國外的朋友, 21年被拒於國門之外,親情被強權阻隔,友情只能是遠隔重洋的默默思念,箇中之苦,與國內朋友內心的煎熬,又有甚麼區別?」馬少方六四後被判監三年,目前居於深圳。他說,國內絕大部份的朋友,都真心希望被迫流亡海外的朋友,能夠過上寬裕的日子,能夠在經濟領域裏有不錯的成就,在學術領域有不錯的貢獻。他說,「不懈地追求民主和自由,就是為了讓人過上真正的人的生活,這不僅是精神上的尊嚴,也當然包括物質上的富裕。不過,需要強調一點的是,若是僅僅追求物質的富有,而視人的尊嚴和基本人權被肆意踐踏於不見,則這樣的唯利是圖的生活,是我所唾棄的」。現居美國的民運人士嚴家祺說,李祿和其他六四學生領袖一樣,沒有忘記六四,而且對六四的態度沒有改變,認為六四是一場屠殺和鎮壓。他說:「一個人到了美國最重要做兩件事:一是永遠不忘 1989年的六四事件,為促進中國民主化而努力;二是在美國這自由的土地上發展自己的事業。」他期望李祿未來能繼續為六四翻案作出努力。
% L8 F6 o: }4 o" e" u5.39.217.765.39.217.76- T+ a3 h& L; _6 c ]
吾爾開希王丹反應冷淡兩位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及吾爾開希則反應相對比較冷淡。王丹說,跟李祿聯繫並不多,不過為他的成就感到高興;對於李祿推動中國民主的努力,王丹說沒有特別的期望,相信他自己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吾爾開希的回應只有兩個字“ No comment”(不予置評)。 * Z6 z0 a: W' P* v6 m8 p5 H
% j2 w- M6 t. J7 Ytvb now,tvbnow,bttvb , t# t3 V# Y$ o# k E) R6 l
司徒華(前排中) 06年到美、加為支聯會籌款時,李祿(前左二)也有出席聚餐,並捐款予該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