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爸媽角色轉移理大調查昔日嚴父慈母今變慈父嚴母

今日是父親節,香港爸爸的角色已大變。本港大學研究發現,傳統的「嚴父慈母」,現已變成「慈父嚴母」。雖然八成父母均雙職,但父親在家變了半邊人,母親則要兼顧嚴母角色。孩子會說「阿媽會鬧」,不再是「阿爸會鬧」。研究又發現,逾兩成半子女對家裏的管教方式反感,逾三至四成即使功課有困難,或自己遇到困難,也不會找父母幫助,反映香港家庭危機嚴重。
- y; K; d- `0 c' P  a" e公仔箱論壇
$ r0 G% o3 r6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負責研究的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說,研究在全港中學隨機抽出 16間 Band1至 3的中學,合共逾 2,000名中一學生,於 03至 06年以追蹤問卷方式調查,整個研究於 08年完成。研究發現母親對子女的投入遠比父親為多,父親猶如家庭半邊人,甚至隱形人,甚少參與管教子女。傳統觀念的嚴父慈母,父親擔起管教子女的責任,已經變成嚴母慈父,或母嚴父疏。
; z) B* X0 l( x' f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1 S- v- ~$ K1 j
母親要求比父親多由子女填寫問卷所見,子女認為母親對子女行為認識、行為要求、行為賞罰等,均遠比父親為多,例如有近四成父親不清楚子女在學校的情況,母親則只 13.2%。近四成半父親通常不知道子女甚麼時候測驗,母親只 15.7%。對子女監控方面, 52.2%父親沒主動了解子女在學校情況,母親只 22.7%。 80.8%父親通常不會檢查子女功課是否已做好,母親則是 62.6%。不過,子女對父母的管教方式並不滿意,有 22.4%子女認為父親管教不合理, 28.8%更對父親管教方式反感。認為母親管教不合理則有 15.1%,反感有 25.8%。有近五成子女不會主動把自己發生的事情告訴父親,也不會分享感受;母親則近三成。另一方面,子女認為母親的心理控制比父親為大,例如約三成子女指出,「如我令母親不開心,母親會停止與我說話」;「母親想控制我的一切事情」,以及「經常嘗試改變我去達到她的標準」。石丹理說,本港社會經濟主導,父母雙職,工時又長;但另一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仍深深影響本港家庭,父親心態以工作為先,母親放工也要兼顧教導子女,令女性的家庭角色壓力更大。不過,在管教方面,女性有些地方是不能取代父親角色,例如父親具威嚴子女會較接受。他批評港府一直強調經濟發展,忽略家庭發展的需要,為本港社會種下危機。
1 ?4 q# E: U( i公仔箱論壇5.39.217.76( P4 l" U! h7 N! i- s5 @" }
子女形容與父母關係調查─子女形容父/母─功課有不明白地方不會幫我 父親: 43.7% 母親: 32.2%如遇到困難不可依賴父/母 父親: 46.9% 母親: 30.9%通常不知道放學後我去了哪裏 父親: 52.1% 母親: 25.9%不主動關心我在學校情況 父親: 54.3% 母親: 16.3%─子女對管教滿意度─管教不合理 父親: 22.4% 母親: 15.1%管教方式令我反感 父親: 28.8% 母親: 25.8%─子女與父/母溝通─不會主動把我身上發生的事告訴父/母 父親: 49.6% 母親: 29.8%不會主動與父/母分享感受 父親: 49.8% 母親: 32.4%資料來源:石丹理教授 & r% Y: {- n$ o* W
& W( ~% k$ o. u7 W6 n5 p
! b# X% g$ B, A7 R2 O# e0 V
石丹理批評港府一直強調經濟發展,忽略家庭發展需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