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无车区、文化遗产走道和步行街;举办美食、艺术与文化活动,九个商圈将加入市区重建局的商业促进区试点计划,在未来四年打造风格独特的商业区,推动地方经济。% s" {2 X% y+ D6 W
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昨天在市区重建局举办的地方管理(place management)研讨会上宣布,自去年9月公开呼吁本地商圈加入商业促进区(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简称BID)试点计划以来,共有九个来自全岛不同地点的商圈提交了计划书,并都成功入选。
9 q1 H' U/ H* _3 \( u8 E#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这九个商圈是位于市区的政府大厦、莱佛士坊、滨海湾、滨海中心、丹戎巴葛、牛车水中华坊和甘榜格南,以及市区外的巴耶利峇和裕廊商业区。
% r, K+ s9 A) q% Y+ \: b( D) J" @tvb now,tvbnow,bttvb业者所缴付会员费
, O5 F, |' u* N1 r5 S将获政府一元对一元支持这些商圈必须获得超过51%业者的支持以启动商业促进区试点计划,业者所缴付的会员费将得到政府为期四年的一元对一元支持,成为发展商圈的资金。政府每年津贴的顶限为50万元。
* E3 k& |/ x( L- R/ \7 r黄循财致辞时指出,现今消费者只要通过网络便可用低廉价格买到所需产品与服务,不一定要到实体零售店,因此零售业者必须打造独特的体验,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光顾。5.39.217.76! p J' T' I: G, L% k4 v' |. k
黄循财说:“你必须营造绝佳体验,不然就会走向绝路。我们需要地方管理者把通用空间打造成可以吸引人的独特体验,让人们想要花时间造访,并且还会再回来。”
+ V" _; n1 B! O6 Y# Z2 y' B他以中国成都的锦里古街和日本东京的商业区为例,说明亚洲也有不少成功的地方管理例子,借以鼓励本地业主与商家打造独特商区。
$ S$ ]6 d; g7 Q% s! Q! s3 i) _8 [
本地第一个商业促进区试点计划是由新加坡河畔商家成立的“Singapore River One”(简称SRO),去年4月启动,如今加上九个新商圈,意味着共有10个商圈将在全国不同地点进行试点计划。
& z! u! i. g S: n. L5.39.217.76市区重建局指出,SRO的业主与商家在过去一年积极参与地方管理计划,其中两个主要商业促进活动为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街头欢庆会和新加坡河畔节(Singapore River Festival),成功吸引人潮。
& U7 ?7 o, E* ~* g. v- {/ t& J" E黄循财也指出,招徕文化和收费过高这两大因素一度坏了沙球劳路(Circular Road)和驳船码头(Boat Quay)的名声,然而通过新加坡河畔的商业促进计划,成功把该区转型成为充满活力的河畔商区。
9 S* {9 w; m/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至于九个新加入试点计划的商圈,初步拟定的内容包括举办各种美食与文化活动吸引人潮,并通过文化遗产走道和街头艺术等项目突显各区的特性。
# t) Y, h8 l; M/ @: j }其中几个转型例子包括,位于牛车水中心地段的中华坊、丹戎巴葛以及甘榜格南考虑设立更多无车区,滨海湾和滨海中心要打造更具活力的公共空间,裕廊商业区则要成为西部居民聚集与联系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