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預設默許捐器官 先與家人達共識

本港近半青年願意捐贈器官,但仍受登記程序麻煩、缺乏時間及家人反對等因素難以成為捐贈者。多國設有預設默許機制,視所有人為器官捐贈者,本港若要仿效又應注意甚麼?
$ ~/ x- y6 A. g2 x0 h8 m* C7 x0 k5.39.217.76港擬引入機制 恐惹反對作罷
  s# y& ^. X+ H+ P荷蘭前日通過預設默許法律。據悉,政府會向民眾發信要求其確認是否願意捐贈器官,或打算留給家人決定,連續兩次不回覆信件,便自動成為捐贈者,但民眾仍可拒絕參與計劃。
. q  g& j- e) |3 @0 `0 I公仔箱論壇預設默許機制在多國取得佳績,比利時2015年的器官捐贈率達32.4%,克羅地亞則達39%,西班牙器官捐贈率更高達39.7%,屬歐洲最高。公仔箱論壇4 @5 x( y1 ?" D/ Y. t8 i) z' v
本港立法會早於1999年考慮引入「選擇不捐贈」法例,即新加坡、西班牙等國已有的預設默許法律,但時任衞生福利局局長霍羅兆貞擔心社會反對而作罷。
. H) [. u( k5 y  l' y公仔箱論壇但市民價值觀隨着時間改變,政府統計處去年底發現有逾3成市民支持推行預設默許機制,青協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創研庫本月11日的調查亦顯示,48.8%的本地青年願意捐贈器官。5.39.217.76. O1 b6 O: K3 x
近半港青願意以身救助他人,但42.2%的青年礙於不清楚如何登記成為器官捐贈者以及沒時間,因而未有簽署器官捐贈卡。如荷蘭直接將有關文件寄至家中,讓市民可以直接填寫及與家人坐下商量,或更為理想。5.39.217.766 c) |( G7 `. X% @8 x$ k4 J3 c- c" l
即使自己願意捐贈,本港現時家屬仍有權否決,華人傳統相信遺體要完整。
; Q! z  A$ ^4 J) `' B* H同屬華人文化圈的新加坡雖有預設默許機制,但2015年只有58人捐腎。
/ l3 m% F( G4 w- ntvb now,tvbnow,bttvb但文化因素並非不可克服。以色列因猶太教教條禁止侮辱屍體,民眾抗拒捐贈器官,但並不介意接受器官移植,當地著名醫生Jacob Lavee直斥虛偽。當地率先全球於2012年成立優先制,同意捐贈器官的人士若有需要,可獲得優先移植權,一年間提高捐贈率5%。
( _1 [3 I) a& c: ^* C5 Y# Q* @tvb now,tvbnow,bttvb西方人亦未必一定比華人更看得開,法國早年統計有三分之一的家屬會否決器官捐贈遺願,於是今年1月起推出新法,規定捐贈器官毋須再徵求家屬同意,死者若生前從未表示反對捐贈器官,則自動視為捐贈者。
1 K- S4 y/ ]- x; h9 o+ O港捐贈率偏低 宜多教育宣傳
6 \7 b0 O" a1 |  [3 }tvb now,tvbnow,bttvb美國伊利諾伊州更在2006年通過「第一人同意登記法」(Illinois First-Person Consent Registry),登記者一旦同意捐贈器官,即使家屬反對亦不容否決。本港統計處亦指,43.6%的人認為家人不應否決捐贈遺願。確實,若有關財產的遺囑被視為擁有法律效力,有關遺體處置的遺願卻能被至親推翻,未免有雙重標準之嫌。tvb now,tvbnow,bttvb, S+ U; g6 \7 D! f
身後願意遺愛人間確是好事,但法國強制性做法可能取得反效果,本港應注重教育及宣傳器官捐贈的必要性。
: j# |9 `' b% v& b  O( r本港器官捐贈率偏低,去年底仍有逾2,100名患者急需移植腎臟,捐贈者宜事先與家人商討,以求做到好事的同時能夠照顧家人感受。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