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人民日報:“雞湯”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當你覺得自己又醜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很多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還有能把事情搞砸的本事。”與在朋友圈上泛濫的心靈雞湯相比,這些專門調侃“雞湯”的“反雞湯”段子如今在網上越來越流行,它們常常以犀利的言辭,劈頭澆人一瓢冷水,讓不少人大呼“中槍”。
$ v: O8 U, a) ^# p! ^: b公仔箱論壇
- C, I& }4 q4 [  X+ ]7 _# ?8 h, Z1 O  “雞湯”與“反雞湯”,如今在網絡上逐漸成為一種現象。有的人在朋友圈裡樂此不疲地轉發各式各樣的雞湯,有的人則對這些嗤之以鼻,更有人專門對心靈雞湯進行調侃、解構、證偽,成為堅定的“反雞湯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V8 H0 G8 m& }) F4 a5 q/ A0 o# z
5.39.217.76& ]# f; u8 }/ x2 I
  仔細觀察“反雞湯”對“雞湯”的“反動”,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雙方最喜歡在如何面對自身失敗的問題上“較勁”:當你“又醜又窮”時,雞湯勸你只要努力就能“迎娶白富美”,反雞湯則告訴你休想做白日夢;當你沒有把握時,雞湯鼓勵你“你是最棒的”,反雞湯則會說“先掂量掂量自己吧”——“雞湯”喜歡進行心理按摩,要你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反雞湯”則喜歡給你當頭一棒,要你認清現實。
  P; {# R) K8 B7 `7 k) w5 Utvb now,tvbnow,bttvb
6 Y( u8 q6 z6 e  E公仔箱論壇  人人都害怕失敗,這是人的天性。每個人也都對失敗的程度、次數有一個閾值,超過這個閾值,人會變得沮喪和失望,進而趨向於放棄。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提出一個“習得性無助”的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項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鈴聲一響,就對它進行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鈴聲一響,還沒進行電擊,狗就伏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即使把籠門打開,狗也不會逃走了。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離,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心理學證明,人在長期面對失敗時,也常常會“習得性無助”,而這時,人們最需要的其實不是面對失敗“如何解決”,而是“如何相信自己可以解決”,這也正是心靈雞湯大有市場的原因。
; E, \( L2 S2 P/ [, ?tvb now,tvbnow,bttvb3 `* K) a9 N. P2 L, A8 B" z
  其實,人人都有需要“雞湯”的時候,大多數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曾被某種溫暖的“雞湯”觸動、激勵過。在最虛弱的時候,喝一口“雞湯”補一補,確實有“強身健體”的效果。只不過,當我們喝下這些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心靈雞湯時,也不應忘卻現實處境,找到解決方法,正如有網友所說:心靈雞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喝了一萬碗雞湯後,卻還在為每天早點起床天人交戰。tvb now,tvbnow,bttvb. u. P9 P5 A$ w2 v& `

1 M- q7 Q  ]8 B/ o& y  所以“雞湯”雖好,可不要貪杯哦。如果欲罷不能,還請再幹一碗“反雞湯”。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