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電/防止幹部“帶病提拔”,重在形成責任清晰、措施有力、相互銜接、完整閉合的防範機制,《意見》的幾方面舉措突出體現了這個鮮明特點。
. j9 z! G" F& W9 w' \; C! u$ l公仔箱論壇
5 a# g% X: ]6 Z- l* h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幹部“帶病提拔”的意見》,從落實工作責任、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強動議審查、強化任前把關、嚴格責任追究等幾個方面,對如何防止幹部“帶病提拔”提出明確要求。《意見》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對於指導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不斷提高選人用人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 ]* ^. N; ?4 L
% Q$ y/ B! o6 A: i S; P5.39.217.7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幹部選拔任用要嚴格把關,堅決防止帶病提拔。近年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幹部的要求,選人用人的關口卡得更嚴,防止“帶病提拔”的網織得更密。據報道,2015年,僅江蘇省就有65名幹部因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被暫緩任用或取消資格。
) Q/ M% z% a i* k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9 {1 T! l" O7 T2 s3 v4 `
幹部“帶病提拔”,雖然是個別現象,但影響惡劣,對黨的事業、政治生態、用人導向,都造成極大的傷害,幹部群眾反應強烈。從對一些幹部“帶病提拔”案例的分析看,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個別地方或部門的領導幹部用人憑個人好惡,不出於公心、不堅持原則,千方百計把一些群眾早有議論和反映的幹部往上推;有的是少數幹部表裡不一、善於偽裝,違法違紀行為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知情面很窄,難以被發現;有的是考察幹部不深入、不全面,考察失真失實、監督管理不力。凡此種種,說明解決幹部“帶病提拔”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6 y) {+ n% s) q, c0 w: `* i( Z" }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B" F, r( D I1 D
防止幹部“帶病提拔”,重在形成責任清晰、措施有力、相互銜接、完整閉合的防範機制,《意見》的幾方面舉措突出體現了這個鮮明特點。首先要做好日常了解、綜合研判這兩個基礎性工作。通過調研、平時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民主生活會、談心談話等渠道,加強對幹部的重點研判和經常性研判,綜合分析幹部政治品質、道德品行、作風表現、履行選人用人職責、廉潔自律等情況,對幹部是否“帶病”作出實事求是的判斷。其次要抓好動議審查、任前把關這兩個關鍵環節。規範動議主體職責權限和程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集體把關作用;通過做深做實做細幹部任前考察工作,既防住“帶病”幹部,又保護了好幹部。最後著力形成明確責任、追究責任完整的落實鏈條。明確黨委(黨組)、組織人事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在選人用人上的責任,並與履職考核掛起鈎;建立健全幹部“帶病提拔”問責機制,對存在領導不力、把關不嚴、考察不准甚至故意隱瞞、執意提拔等情形的嚴肅追責,形成把責任挺在前面、以責任追究壓陣的閉合系統。
f8 l; ?: Y: n- v" E8 Y( _* X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5 m: f% D/ l% C
十八大以來,作為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重要內容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大、措施實,體系框架逐步清晰、完善。2014年修訂《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解決幹部“上”的問題,2015年實施《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解決幹部“下”的問題,今年出台《意見》,又在幹部“上”與“下”之間築起一道“防火墻”。 tvb now,tvbnow,bttvb% w" F2 c L/ K/ \) L n
! n% u7 h. `& d' v# B5.39.217.76 有制度不落實,比沒有制度的危害還要大。《意見》對落實防止幹部“帶病提拔”工作責任作了明確要求,各責任主體責無旁貸,必須敢於負責、敢於擔當、敢於啃硬骨頭,推動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讓幹部切實感受到選人用人的正確導向,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為官有為、幹事創業的政治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