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認為候選人蔡英文是空心菜,永遠不表明自己的真正主張與立場。選舉後,外界又感覺蔡英文是髮夾彎,她究竟是空心菜或髮夾彎?或兩者皆是。選舉空心菜、施政髮夾彎代表什麼現象?未來影響如何?值得思辨。
8 J. C* S9 z, F" }$ v a+ E' G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M$ ^2 k( D9 j9 |) ~$ p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空心蔡印記早已牢牢刻在候選人蔡英文身上,就不多談,民進黨執政僅僅10余天,髮夾彎現象幾乎已成為社會共同認知。民進黨長期反對美豬開放,“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上任前一句“哪有能耐不開放”,後來又有轉彎的談話;林全院長一改當年民進黨誓死反電價上漲,做出“未來緩漲”的宣示,還有更多類似事件就不細表。民進黨政府昨非今是,真是“罄竹難書”。
& X- Y* w4 C' U3 d& \7 a% F"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2 O- c7 m: N: F5 A, Z9 b5 I: A
6 Z/ q7 V/ O7 Z+ F( F+ e
如果髮夾彎只是公共政策立場的轉向,民眾除了批評新政府“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以外,也只能摸摸鼻子,無奈接受民主制度的必要之惡,下次認清政客的本質,學乖一點,別再受騙就是了。但是如果髮夾彎涉及的是“國家認同”、“國家方向”、道德誠信等問題,髮夾彎不論是“工具論”或“目的論”,都是道德淪喪,更是台灣沉淪的奪命彎。
% Z3 q* m& o/ h4 E
" W, D) w( s: Q: A1 b x 蔡英文在520就職時,莊嚴宣誓“必遵守“憲法”,……。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不僅應該遵守“憲法”,也應該捍衛“中華民國”的史觀。但民眾看到的是,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提出要建立“原民史觀”,新政府“教育部”的第一項政策就是廢除課綱微調。以往批評國民黨政府接受“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名義出席國際組織是背叛台灣人民,但是新政府出席WHA時,不僅在發言時不敢提Taiwan,還不敢要求“友邦”聲援支持台方時使用Taiwan。這些髮夾彎的背後,是對自己的“國家”與“憲法”,也是對自己以往堅持的最大欺騙與否定。
! T) `# g f2 n9 y6 i1 g0 ^% ^
: s% f! x7 S8 C+ P7 }/ \8 ]5.39.217.76 任何人都應該尊重“原民史觀”,同樣地也應該尊重“客民史觀”或“閩民史觀”,但是作為國家“元首”,卻必須尊重與捍衛“中華民國”史觀”。蔡英文應該知道,“中華民國”史觀包括五四運動、統一、抗日、內戰、遷台,它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領土包括台灣,但絕不僅等於台灣。新政府上任立刻用行政力量廢除一個經法院及“監察院”都認為沒有不法程序的課綱微調,重新以“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書寫兩岸關係。簡單地說,新政府要從史觀的認同上,徹底切斷台灣與歷史中國、台灣與1949年前“中華民國”的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