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電/外媒報道,隨著美國把反恐焦點轉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阿富汗東山再起的“卡伊達”(注:即“基地”組織)將是各國在2016年不可忽視的一大威脅。專家指出,雖然“伊斯蘭國”和“卡伊達”之間存在分裂,但它們可能重歸於好。
) R: r+ F" X* ^* ]) O7 x% q
. P' t. W2 U0 j% ?. @1 M- } 美國專家指出,恐怖組織“卡伊達”可能卷土重來。該組織已在阿富汗設立了幾個訓練營,雖然其規模不如911恐怖襲擊之前那麼大,但隨著美國把反恐焦點轉向伊拉克和敘利亞地區的”伊斯蘭國”組織,在阿富汗東山再起的卡伊達將是各國在2016年不可忽視的一大威脅。
) h! K; R' Q( o. W( s公仔箱論壇
5 @* y' ]$ B& [) d6 }4 u5.39.217.76 據悉,“卡伊達”在2001年發動911恐怖襲擊奪走近3000條人命後,促使美國改變了其外交政策重點。之後的數年,美國情報機構積極展開反恐行動,並切斷該組織的資金來源,迫使該組織勢力縮減而幾乎銷聲匿跡。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G1 r) k% C4 R) @
公仔箱論壇5 m5 o( S8 ^3 E
不過,近期卡伊達似乎有卷土重來之勢。阿富汗境內近日出現了數個“卡伊達”訓練營;上世紀90年代,該組織就是在那裡策劃和培訓發動911襲擊的人員。 7 o. q# T# |0 u4 k
8 R7 D' W2 ?% I, Y* u$ Q8 u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該報道指出,如果這些卡伊達訓練營是在幾年前出現,卡伊達將成為奧巴馬政府優先打擊的目標。不過,美國的反恐重點如今已轉移到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組織,把“卡伊達”擱在了一旁。
" y' j: ^' |8 @( I% mtvb now,tvbnow,bttvb
2 {( j7 U$ ^$ N5 c: K. o8 Qtvb now,tvbnow,bttvb 專家指出,隨著美國減少在阿富汗的駐軍人數,“卡伊達”可能在2016年崛起,成為一大威脅。 5.39.217.76" `, s0 |, j0 w0 g2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 M- F/ v1 p8 R& |9 u0 Z! c% C
美國智庫蘭德研究所政治系副教授克拉克表示:“卡伊達重新在阿富汗崛起的部分原因是美國減少在當地的駐軍。要在阿富汗各地維持足夠的情報、監視和偵察行動,資源真的是太少了……加上美國日益把焦點放在‘伊斯蘭國’和塔利班,可以說美國對‘卡伊達’的重視程度已經下降了。” 公仔箱論壇8 v( n% o0 w: {% w0 o
% m4 r$ h4 T A2 J9 t. X! I5.39.217.76 報道指出,雖然“卡伊達”的勢力可能不如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那麼強大,但專家警告不應低估其能力。克拉克說:“我們不能忘了,卡伊達是策劃和發動九一一襲擊的恐怖組織,其實力雖然肯定不如911之前,但他們要打擊西方國家的意志和意圖還是顯而易見的。” tvb now,tvbnow,bttvb+ m9 A# v; c- _* K0 s# K. w
tvb now,tvbnow,bttvb8 p2 o( P2 ^. ?* v" C
克拉克指出,“卡伊達”曾“多次證明,不論是其核心組織或其分支,它都有能力進化和適應新變化。”他說:“我們已看到‘卡伊達’在印度次大陸重振旗鼓,並試圖向過去不曾踏足的地區如孟加拉甚至是印度招募人員。” tvb now,tvbnow,bttvb' f6 h6 K1 B7 x7 H. [
5.39.217.768 C# ~% \. t3 e1 p# L
目前還不清楚“卡伊達”如何籌集其資金,但克拉克相信該組織應該是涉及一些低級別的犯罪行為,並在其活動的地區尋找資金來源。“‘卡伊達’籌集資金的策略很可能從國際轉向地域性。” tvb now,tvbnow,bttvb+ R2 U8 j9 y' @ S v4 E
tvb now,tvbnow,bttvb% ^% Q0 A0 S4 F9 y/ F: x* b( Z
克拉克也指出,雖然“伊斯蘭國”和“卡伊達”之間存在分裂,但這兩個組織還是可能會重歸於好。
2 v! n6 A- j4 \% h# I# M* Y2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1 H& o$ [) L# D5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他說:“許多評論員都大談‘卡伊達’和‘伊斯蘭國’的分裂,但其實雙方日後基於利害關係而和好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可能是其中一個組織的領導人下台,又或者更可能是為了運作上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