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Cold Call乞人憎 效英美施重罰

「借錢嗎?」「健身嗎?」,市民經常接到這些真人促銷電話,有調查指逾三分一港人每日起碼接到一個,煩不勝煩,偏偏本港對此監管少。何不效法英美動用重典,煞止歪風?9 F( O7 @. [% L1 _5 X
被視為「垃圾電話」的促銷電話,是不少港人的噩夢,就算安裝了過濾垃圾來電的手機App,也根本無法完全封堵;又或跟這間公司說了要求拒收來電,仍有大量其他公司打過來,若然當時身在外地,一接聽來電,無辜又要交漫遊電話費,就認真激氣!公仔箱論壇" Q/ }: C- _9 T0 ]0 a
有政黨前日公布一項訪問逾600港人的調查,受害人果然不少,逾半受訪者平均每周收到3個或以上的促銷電話,約35%市民更是每日也收到,當中近90%表示,為此大感被滋擾,該政黨向政府建議,把真人促銷電話納入《拒收訊息登記冊》監管。tvb now,tvbnow,bttvb4 ~8 B2 m4 O5 t2 l3 L
23%受訪者 每周收6個或以上
* e! x% ]7 Z1 l. D- C1 Y- F公仔箱論壇《拒收訊息登記冊》早在07年由政府設立,規管企業向市民發出的傳銷信息,只要市民進行登記,可拒收非應邀短訊或傳真、電話錄音等。但諷刺的是,真人促銷電話竟然不在規管之列,就算個人私隱資料專員公署曾多番建議,要求納入真人促銷電話,但政府以電話直銷行業約2萬名僱員將受影響,又未必可有效打擊境外電話等為由,遲遲沒有成事。公仔箱論壇5 O( u7 A0 @2 s# y9 L
政策有漏洞,受苦的就是市民,且真人促銷電話愈來愈多,據私隱公署去年3月的調查,每周收到6個或以上促銷電話的受訪者比例,達到近23%,較以往大幅上升,但表示有從促銷之中得益者,僅有6%。
6 T9 J! _1 F# t, j& `% k公仔箱論壇港府態度軟弱,與在外國各地政府近年大力打擊促銷電話,形成強烈對比,尤其英國、美國力度愈見加強。現行英美兩地皆已設登記名冊,即英國的Telephone Preference Service、美國的Do-Not-Call List,讓市民登記拒收垃圾信息,包括真人促銷電話。英國更列明,當地企業即使動用外判的境外促銷電話公司服務,也不能致電登記名冊內的電話。
0 d  {1 m% k. @: ]. J: S, Q& w* E更重要的是,兩地不是只有登記名冊而已,對於違規者大力施罰。去年底,英國有高官表明要制止垃圾電話(Nuisance calls must stop),招數正是加重罰則,今年初當地就修例,把法例內本來須證明違規者造成顯著破壞(substantial damage)的要求刪除,以便更容易對付違規者,最高的罰款達到50萬鎊(約600萬港元)。
7 v2 d: M1 Y, _- i9 u2 W% Z" \被罰巨款美企 須委職員跟進
* @9 a, i: y# F4 x去年就有一間營銷公司,違規向市民發促銷電話,先被政府罰5萬鎊(約60萬港元),其後不服上訴,結果卻被斥卸責,反把罰款加碼50%!公仔箱論壇$ N0 r! |( o! R" P  |3 m! s
在美國,亂發促銷電話會被罰得更重。去年通訊企業Sprint被控以電話及短訊等方法,向已登記拒收信息的市民促銷,當地政府部門表明,要以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頭等大事,故此破紀錄的重罰750萬美元(約5,800萬港元),且不止罰款如此簡單,還要該公司指定一名高級職員跟進事件,確保不再犯。公仔箱論壇/ [; R0 S+ I3 Q, t- O+ w+ G  g
有關管制真人促銷電話的議題,本港早已討論多年,如今又看到外國對付促銷電話的積極態度,只會令港人更氣憤。打擊促銷電話,無疑將影響促銷行業人員的生計,但當情況愈失控,業界利益又能凌駕公眾利益嗎?政府不單要打擊來自本地的促銷電話,更應與境外政府合力,杜絕來自境外的促銷電話,實際上,英國、美國、加拿大等政府近年就因此而組成合作聯盟,合力打擊跨境的促銷電話。5.39.217.767 M) |2 f; {( o! [9 O+ d
港府續採寬容態度 變相縱容
: q" E4 r' @, P0 o. U' o公仔箱論壇事實上,就算怕一刀切嚴格規管促銷電話,將牽連太廣,也可像美國般作出平衡,當地禁止商業機構致電拒收名冊內的電話,但會豁免部分團體,如慈善團體、政治團體等。& q  w3 X: j. {& B. Q0 i: G
無日無之、不分晝夜的促銷來電,只會叫市民極度煩厭,若港府一直採寬容態度,結果變相縱容,市民的不滿情緒,更會從只集中於促銷電話公司,至遷怒到沒有制止的港府。當外國正對真人促銷滋擾施展各種打擊,港府還要待到何時才行動?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