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開始,中文大學今年取錄兩位非常年輕的新生。年僅十六及十四歲的兄弟黃旭、黃日均是資優生,過去曾在多個國際科學和數學比賽取得佳績。兩人既是兄弟,又視對方為最佳的競爭對手,互相切磋比較。兩兄弟都曾在中學時「跳級」,早前更在海外公開試連奪三科A*,成功透過大學非聯招方法,雙雙提前「拔尖」入中大。
, ?- Q j ? F7 V) w5 A 中大今年透過非聯招計畫,取錄了超過五百名非本地本科新生,而年僅十四歲的黃日,是今年中大取錄最年輕的學生,修讀物理系(理論物理精研),而哥哥黃旭則獲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取錄,他們都有意朝科研的路向發展。8 O. C, Y7 t- X" Q% ]# c1 D4 o3 y
透過非聯招提前入大學
4 x; c" e3 `& n) N0 dtvb now,tvbnow,bttvb 兩人小時候已展露聰明的一面,在兒時進行智力測驗,智商都高達一百四十,惟父親覺得該次測試不太嚴謹,所以起初並沒特別栽培。但有鑑於同屬資優的表哥在傳統小學得不到適合的照顧,所以父親黃誠鴻決定安排兩名兒子,入讀特別照顧資優學生的優才(楊殷有娣)書院,並參加校內的奧數班。4 p* \/ n2 R3 R) a8 x) o0 n& l5 u4 t
兩兄弟年齡相差兩年,少不免會視對方為假想敵。後來黃旭開始參與不同的資優訓練與比賽,黃日亦開始追趕哥哥的步伐,參與資優培訓。黃誠鴻稱,弟弟以哥哥作為奮鬥目標,而弟弟的努力又刺激了哥哥繼續進步,形成了良性競爭。. l. y) C: w$ C5 P: _$ ]
視對方為假想敵5 r) a+ O- ^0 ~3 s2 ~
兩位在國際科學及數學比賽中獲獎無數。哥哥笑言弟弟是最佳的競爭對手,大家互有輸贏,「可以競爭的對手,身邊可能只得黃日」。父親指,兩兄弟都覺得小學的課程相當輕鬆,本想為他們安排跳班,但他們對此並興趣不大;後來弟弟在一次數學比賽失落金牌後,決定發憤讀書,提前自學高中的內容,而哥哥亦已在資優培訓中修讀大部分高中科學課程。
/ T; W$ _' w' c' }- P1 {3 e 因此,父親決定安排兩兄弟跳級,黃旭由中二跳級到拔萃男書院讀中四,而黃日則在原校中一連跳兩級,同樣讀中四。 X& I& B# U- C# g0 G& h
在中五的時候,兩兄弟更開始 手研究不同的海外公開試,除了希望一試自己的實力外,亦嘗試有沒有機會再次跳級,提前「拔尖」入大學。
7 J5 z) P3 ]8 U4 V2 [. c; v! e( etvb now,tvbnow,bttvb 海外公開試奪三科A*
, s R# _1 `$ H6 `8 |$ o 兩人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自修,便在今年一月的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IAL)中,考獲數學、物理和化學三科A*的最高成績,並國際英語測試IELTS取得有7.5分。兩兄弟成功以此成績透過大學非聯招方法入讀中大。8 Q3 x2 A5 ?) \/ L/ H
對於未來的大學生活,兩人均表示不擔心適應問題,更坦言非常期待大學宿舍的生活。訪問結束後,兩兄弟已經在討論如何在大學取得好成績,如何衝擊「GPA爆四」的神話,看來他們已準備好迎接大學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