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人民日報:直接回答就沒那麼多猜忌

8月17日電/8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發署名為“本報天津分社記者”的評論稱,其實,對政府工作人員來說,很多看起來百口莫辯的問題,真誠直接地說點家常話,並沒有那麼難解釋。
4 E! \' X! I/ p7 ~8 k公仔箱論壇
6 {! B0 S/ `& l6 e: U* z( L& q5.39.217.76  文章舉例,像“瑞海公司總經理只峰背景深厚?”“CNN記者直播被官員毆打?”等問題,直接回答,就沒那麼多猜忌和指責了。至於“防化兵穿防護服進場,天津太危險了”,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少將給出答案:“他們跟普通人不一樣,進去要作業要幹活要搬東西要救人,必須防護。如果沒什麼大的活動,在裡面走一走也沒有大傷害。”這樣的回答簡單、好懂、實用,能打消不少群眾的顧慮。 公仔箱論壇1 S3 O' S- z+ U* n5 Y6 [. F1 r

8 I* n  \6 \% n; [* i3 t  以下為全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4 K% H% C/ M0 z% ?# V
9 t: K4 u. C) q. o
  8月12日午夜,天津港國際物流中心區域內天津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次日一早,我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朋友們除了關心我的安危之外,都提出了類似問題:要不要關緊門窗?要不要戴口罩?甚至要不要撤離天津?
% q9 h$ c& D: H0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8 m# f( K- U2 u$ P# {  ^  當天下午採訪一位老人時,看我沒戴口罩,老人問:聽說爆炸後空氣都有毒了,是嗎?其時官方已經給出了答案。我打開手機,找到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公布的數據給老人看。他看了半天,愣愣地問我:“嘛意思?到底有毒嗎?”“超過《天津市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的廠區周界外最高濃度限制1.2至1.62倍之間……”這,到底要不要戴口罩?說實話,我也沒太看懂。
! e0 T1 ]: C; \; _8 \* }: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O/ N/ L# }) A5.39.217.76  對普通人來說,看不懂,就可能選擇不去相信,而本能地信任那些“看得懂”“好理解”、更符合自己感受的內容。這也是為什麼官方第一時間給出詳細數據、卻被那個“根據風向推斷有害氣體7小時後吹入北京,晚上要關好門窗,出門穿長衣褲”的謠言輕而易舉擊碎的原因。5.39.217.76! P" r2 ~% Z+ i7 e) F: I

# y; q8 L5 K/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今天,當突發事件發生時,誰都已經不可能封堵信息了,相反,很多時候政府部門是在千方百計提速公開發布。但信息的發布不僅要及時、準確,還需要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與老百姓最大的關切對接。公仔箱論壇  d# }8 ~3 Q! X9 A7 ?& R& i

1 h! j6 G/ n( S' X  比如,別忽略老百姓的感受。按國際慣例,環境監測部門一般跟蹤發布常規的6項空氣質量指標即可。公眾在本次事故中直觀感受到“空氣污染”,極可能不是上述6種污染物引起的。所以,如果只是宣布6項指標達標,期望得出結論“未污染”,你讓老百姓怎麼理解聞到的、看到的一切?再如,專業問題需要通俗化解讀。都知道氰化物有毒,但若不解釋其主要用途是用於金銀等貴金屬開採,普通人都會以為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危險品,而怎麼解釋,僅靠專業術語,老百姓也不好理解。 8 s  q6 o* u% t

2 F! r9 s2 K( V- o% h9 t! b公仔箱論壇  其實,對政府工作人員來說,很多看起來百口莫辯的問題,真誠直接地說點家常話,並沒有那麼難解釋。 5.39.217.760 p: k2 e) y0 L1 t. g( L

) D) f! C! I, V0 t5.39.217.76  “滅火效率低?”化學危險物品可分為8大類,而瑞海公司除了放射性物品之外,其他7種都有。這些物質相互叠加,一位老消防員就跟我說,大火小火見了無數,沒見過這麼複雜的。而像“瑞海公司總經理只峰背景深厚?”“CNN記者直播被官員毆打?”等問題,直接回答,就沒那麼多猜忌和指責了。至於“防化兵穿防護服進場,天津太危險了”,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少將給出答案:“他們跟普通人不一樣,進去要作業要幹活要搬東西要救人,必須防護。如果沒什麼大的活動,在裡面走一走也沒有大傷害。”這樣的回答簡單、好懂、實用,能打消不少群眾的顧慮。
  F9 }5 Q* @7 }6 T6 |5.39.217.76
- x! K7 H* v5 q; i7 y: X  都說“謠言動動嘴,辟謠跑斷腿”,想起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的一張新聞發布會上的直播照片,圖中圈出一位正在打盹的男子,配以文字“這發布會真是呵呵了”。此帖迅速點燃了網友的情緒,留言一邊倒地聲討“這位天津官員”。其實,這個被“呵呵”的男子是我的同事靳博,他13日凌晨進入火場採訪,十幾個小時不眠不休,只能在發布會召開前抓緊時間打個盹。遭到無端“呵呵”,靳博第一時間在網上辟謠,而了解了真相的網友,也對靳博紛紛點贊。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也讓我們感受到,也許我們無法阻止他人的質疑,但我們無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讓謠言還沒穿上鞋就止步。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