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輪候公屋等30年 值得同情嗎?

他26歲便排隊輪候公屋,10年間政府引入計分制又有修訂,今年他已35歲仍單身,愈排愈後,聲言要入稟挑戰公屋計分制。資源有限,年輕單身等得苦值得同情,計分制未必無理!5.39.217.76  V! N- ^2 m' H+ L& a
公屋輪候宗數逼近28萬宗,約一半為非長者單身人士,當中不乏等了10年、8年者,今年35歲的單身漢張志強是其中之一。2005年,他26歲,申請公屋後,同年房委會引入配額及計分制,連他在內的非長者單身申請人,均被納入計分制,須按年齡及等候時間等計分,並每年設配額。未引入之前,預計頂多等數年便有機會上樓,但新制度之下,他就要多等幾年。結果,一等就10年。3 q- _1 y/ p7 b" H+ k
今年,他已經35歲,等了近10年,以為可以很快擺脫捱貴租租住小套房的生活,但今年初計分制又再修改,按年齡加分,45歲以上更大幅一次過加60分。他只得35歲,獲加分數自然及不上45歲以上的長者申請人,結果變相被「打尖」,愈排愈後,他估計要多等19年才有機會上樓。
/ V/ m' m: S% P: a等了10年還不夠,還要再等近20年,他有多不忿,可想而知,他亦稱:「可能到死都未上到」。他獲得社區組織協會幫忙,日前公開向傳媒表示已申請法援,將提出司法覆核,指公屋計分制違反《基本法》,因《基本法》列明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非長者單身人士卻要面對計分制、又有配額,比一般家庭申請,輪候時間更長。+ m( O+ W4 z4 U- d+ W
僧多粥少下 須分緩急先後, Y; G- [4 T: N% `2 c4 }
張志強的處境,不難理解,買不起私樓,屋租愈來愈貴,上公屋的目標卻愈來愈遠,在他眼中,政府先後訂出計分制及更改計分方法,是將「龍門」一搬再搬,愈等就愈等不到,又怎不令人同情?但年輕單身等得苦,也須明白計分制有其作用,未必是壞事。
4 D6 i6 j$ T+ P8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基本法》亦列明港人有權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基本原則,有需要的市民可獲得社會福利保障,惟社會福利資源有限制,不可能同時間滿足所有的合資格人士,並非「人有我也要有」,在僧多粥少情況下,便必須有緩急先後。
6 L0 `. r0 N; R' jtvb now,tvbnow,bttvb公屋輪候大排長龍,面對龐大的需求,分配上要分優次,現今公屋政策,以長者、家庭為優先,既顧及清貧長者在社會打拼多年,老來需有依靠,將其優先排列,有理有節,至於家庭優先於單身人士,則為了配合政府鼓勵結婚、組織家庭結婚的人口政策,且家庭起碼有兩人或以上,較之一人申請者,房屋資源無疑可運用得更好。tvb now,tvbnow,bttvb; C* y% j8 ^$ L: l
為顧及長者、家庭優先,單身人士的上樓需要便只能押後,至於計分制其後針對向45歲或以上人士大幅加分,是顧及年紀較大的單身人士,結婚機率較低,在社會的上流機會亦不及年輕人,在單身者之中給他們加分以排在較優先位置,也合情合理。公仔箱論壇/ u" f+ D& x; M* ~5 w8 D
至於輪候冊上如張志強的年輕單身,惟有面對無奈的現實,排在「龍尾」位置繼續等下去!
9 @% M2 i3 K. U% V# L& D% e9 p2 n公仔箱論壇獅城組屋 35歲以下拒申請
4 s! T3 w( ~8 ^  x4 W5.39.217.76事實上,參考外地的做法如新加坡,政府資助的出租組屋,可供較低收入者申請,但未足35歲的單身申請人,連申請也沒資格,即使滿35歲,若獨自申請亦不獲受理,須與另一名同樣年滿35歲的單身人士共同申請。
+ @5 x& D4 a4 ^tvb now,tvbnow,bttvb要年輕單身人士等,是基於資源有限,先照顧最有需要的人士。近年樓價升,年輕人視輪公屋為「唔做就蝕底」,滿18歲又或大學未畢業就一窩蜂申請公屋,是真正有急切需要嗎?早年確有年輕人一早排公屋,之後寧願保持低收入狀態,等了10年8年後,30多歲就等到一間公屋,資源是否用得其所?2 L) E/ ~& o/ n. m, J
有了計分制及加分後,低收入的年輕單身族確實比其他人要等得久,但面對公屋輪候者眾,供求失衡,政府找不到土地建屋的問題難以解決,則再不忿也要面對苦等的現實。
9 u$ v/ S8 _; e6 C; R如何多建公屋,紓解房屋需求壓力,是政府眼下解決的問題,在此之前,基於社會關懷及資源分配有限的情況下,公屋按緩急需要分配,是較妥當做法。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