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電/在養老金支付能力堪憂的背景下,個人賬戶是否應“充公”引得滿城風雨。記者獲悉,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收支不平衡,財政支持難以持續,個人賬戶面臨虧損風險。
4 F5 n5 X$ \3 R5 Z! B6 w$ \! R% P5.39.217.76
9 Q2 @# X% J1 |( k( J: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個人賬戶虧損風險日趨嚴峻 : l. l- ?9 L" X9 X1 i6 M' ]6 S
5 |4 \, i& b/ ^+ Q& B7 V C公仔箱論壇 在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下,養老金預計發放年數低於預期剩餘壽命8年,養老金投資回報率大幅跑輸待遇增長率,繼承制還導致養老金額外支出。個人賬戶虧損風險日趨嚴峻,有專家建議改革繼承制,允許個人賬戶“充公”。 tvb now,tvbnow,bttvb1 Q4 y1 y1 L; h4 \' v' L
# R. Z$ C6 o' }6 S3 H3 L# O5.39.217.76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其中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是從統籌基金列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是從個人賬戶的儲存額中列支。
" H' ]7 k8 V( S4 P5.39.217.76公仔箱論壇9 k( O2 h% T4 p5 B: m, x$ }$ |
專家認為,個人賬戶制度難以實現自身收支平衡,缺口越來越大導致風險累積。
, c4 Y% W* Q+ m9 A" [6 Z
% u6 S/ Y" A, t! v2 D3 P/ x三因素致個人賬戶入不敷出
7 g2 v e9 ?: n4 Q4 C# Q; d4 K公仔箱論壇, W2 ]% x+ B0 }/ t2 c' t
日前發布的2015年《社會保障綠皮書》顯示,我國制度規定60歲退休者的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約為11.6年,但60歲人口的預期餘壽約為19年。由於計發年數小於預期餘壽,使得實際發放的養老金超過了滿足精算平衡的水平,從而造成待遇支出大於基金積累的差額。同時,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年度投資回報率約為2%,但是從2005年以來養老金待遇相對於上一年水平的增長率在10%左右,待遇增長率超過了投資回報率可以承受的範圍,從而造成養老保險基金虧損。
# x {# t" t3 ?& Z9 `tvb now,tvbnow,bttvb
6 [' O, Z) M' @" O: h% |3 b5 t5.39.217.76 此外,現行的繼承制還導致養老金額外支出。“我國的個人賬戶制度規定當參保人去世,其個人賬戶中未領取的剩餘部分可以作為遺產被繼承。由於失去了這部分本來可以用作支付長壽者養老金待遇的資金來源,個人賬戶基金面對著系統性的、因長壽導致的額外養老金支出,形成了制度的‘遺產差’性質的虧損。”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楊俊稱。 5.39.217.76: k7 A$ `) {5 d
6 t) y( i$ j: V. d5 f. N( S" {; `公仔箱論壇 專家建議提高個人繳費比例 tvb now,tvbnow,bttvb: _4 ]1 `$ R- C$ X" w
! z& E. x$ B+ f2 p6 n" n: stvb now,tvbnow,bttvb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多次表示,社會保險首先是保險的屬性。不過也有多位專家認為,如果去世後養老金“充公”,會削弱社保制度的激勵性,對於早逝的人也不公平。8 G* G- y. _5 \: C' j; a
1 }# C7 J9 }& y+ @9 a4 B8 {/ z$ j' ~- Y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m' p9 m, [' q. B1 W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楊良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之所以出現比較多的問題,是因為我們過去把個人賬戶做小了。之前個人繳費是16%,現在是8%,這顯然是不夠的,我認為個人繳費率適當提高、企業繳費率適當降低、總繳費率適當降低是一個可行的方案。提高個人繳費率是解決資金供需矛盾的一個選項。” |